【編者的話】221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亞熱帶的台灣,即令是冬天,驕陽仍能肆虐,大地恆是一片綠意,生機仍是盎然。相對北歐八個月的長冬,窗外枯寂而闇暗,人們躲進屋內,思索著如何能有效率地讓屋內溫暖,祈禱春天早日來臨,並期待著如何到南方熱帶海邊度個一個月假。也許是地理位置的不同,維持生命的參數比重不同,北歐的幾個國家在嚴峻的氣候下,竟能紛紛名列幸福國度的前茅,不因大自然的吝給恩澤,反將有限資源做出最有效的使用,節制無謂的虛華,務實而節約,也因為度長冬的先期準備,未雨綢繆成了維京民族血液裡的基因。如此談永續,談環保,談節能,就不僅是口號、觀念,更全國力行,不消說早成了全世界的表率。

在台灣推行了數年的垃圾不落地,大家開始雖嫌麻煩,但市容與空氣變好也是事實,我們為著自己的文明指數提升有點沾沾自喜。從瑞典採訪回來的同仁說,瑞典人認為垃圾的完美處理,應該可以省略垃圾桶,更可省略垃圾車。就如同家中汙水可直接流到汙水處理廠。廣築垃圾管道,從家中分類後入袋,分別投入垃圾孔,就這麼直接進入垃圾處理廠。記得幾年前參觀台北一○一時,對大樓內瑞典的垃圾處理系統印象深刻,不過當時僅認為一幢新的大樓在設計之初預留垃圾真空管道,不是那麼困難,但對城市可就不容易了,但瑞典人還是克服難題,廣築垃圾專用通道。不僅如此,舉世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對瑞典來說並非如此,他們認為垃圾經過再處理,可找出真正的黃金,而這個過程與系統是一門專利,是瑞典賺外匯的法門之一。慈濟人說的垃圾變黃金,在這裡早是全國共識,所以他們嫌國內垃圾量不足,還進口垃圾來處理。

讀完稿子,原本腦中浮起「無用之用」這幾個字,想說這個大標對環保回收大國的瑞典應是貼切之詞。但截稿之際,更索性改為「無用大用」,這是下面這段話的縮寫:「從源頭就要減少,儘量不要有無用的東西,一旦成為家裡無用的東西,但並不表示是別人無用的東西,即使是大家都無用的東西,垃圾處理廠仍能分解出大大有用的物資。」巧妙地將垃圾回收與分解轉成為瑞典國力的一部分,實在令人佩服,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企業經營都是以消耗資源來製造生產人類所需之商品,今日氣候危機實肇因於此。反之,如能真正廢物利用,才值得世人尊敬與珍惜,「無用大用」更貼近永續之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