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221期精彩內容

【本期封面】圖片提供/Cecilia Larsson Lantz/Imagebank.sweden.se
一名父親正在教導孩童如何正確地分類垃圾,種下環保的種子。瑞典是全球的綠色典範,幾乎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被妥善處理,除了政府的推廣與人民的配合,更得力於企業的積極投入:恩華特(Envac)的地下王國,自動回收四面八方的垃圾;全國多達三十二座的焚化爐,將不能回收的垃圾燃燒成能源;Ragn Sells除了不要核廢料,其他一律照單全收……。

【藍圖願景】
無用大用
瑞典的回收之道

撰文/賴英錡
攝影/安培淂

環保教育從小做起,正確的資源回收觀念早已深植在瑞典國民的心中,瑞典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垃圾可以被回收,是名符其實的永續大國。

【宜居家園】
環境教育
分進與合擊

撰文/陳世慧
攝影/顏松柏

台中科博館草坪上,小朋友在野鳥學會成員指導下,野放傷癒領角鴞。面對環境惡化,環境教育除了透過學校,也該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進行。

【全球觀察】
老年日本
超高齡社會的困局與希望

撰文/Eve Gandossi
攝影/Pascal Meunier

日本首都東京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仍有弱勢族群等待外界伸出援手。七十五歲的誠住在東京的貧民窟裡,他身無分文,在困頓中茫然度日。

【穿越時空瞰台灣】
海線地帶
鐵道與堤防的百年身影

撰文/黃同弘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一九五九,美軍偵察機沿台灣西海岸飛行,攝下后里台地數道高低階面,台地邊緣屹立鐵砧山與水美山,海線鐵路於山腳處跨越大安溪與大甲溪。

【自然寫真】
維倫加世界遺產
非洲首座國家公園

撰文.攝影/Thierry Falise

倘佯於綠林中的銀背山地大猩猩,目前全球僅存九百頭,剛果維倫加國家公園內就占了三分之一,多元的生態,使公園在一九七九年名列世界遺產。

【深入現場】
印度水壩
當發展遇上環境保育

撰文.攝影/Adriano Valerio Marzi

印度河上游的卡徹姆水壩相關工程,水壩允諾提供家庭用水、農田灌溉及工業化的動力,代價卻是破壞喜馬拉雅山生態,摧毀傳統文化。

【探索世界】
馱書馬來了
傳播書香的印尼唐吉訶德

撰文.攝影/Putu Sayoga

里德萬是立志打破閱讀門檻的現代唐吉軻德,在他的巧思下,一箱箱捐贈的書加上一匹駿馬,就是一個散播書香也散播歡笑的「行動圖書館」。

【經典書摘】
虎地貓
撰文.圖片/劉克襄

劉克襄長時期觀察嶺南大學校內的街貓,記錄其族群樣貌與日常活動。他的散文照見人為環境中貓之世界,是一篇篇無常生死學與美麗的生命景觀。

【編者的話】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紅豆香飯暖人心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打破了的陶鉢如何分享?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人生的資源回收 撰文/賴其萬
【科學手記】從川普的巴黎氣候公約表態談起 撰文/江才健
【人文風景】張瓊齡──用愛訴說不盡的志業之路 撰文/葉奕緯 圖片/張瓊齡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