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台灣】舊香蘭遺址 東海岸的璀璨金屬器文明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
圖片提供/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到東台灣,山與海交織的大塊地景,湛藍天空下快速竄升的雲朵,空氣裡瀰漫的溼度與海味,這裡的氣息跟島嶼其他地方都不一樣,讓人有種「啊,台東到了」的強烈存在感。

拜訪東部的史前文化,也跟別處的經驗不太一樣,走進原住民部落,數千年前的石柱遺跡就像庭園擺設一樣矗立;來到遺址保存區,出土的石板棺受到原地保存,繼續沉睡千年;甚至民宿老闆娘會跟你說,他們家的田地也曾撿到史前陶片、石刀。好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隨時隨地都可能與史前遺跡相遇。

位於台東太麻里溪口南岸沖積扇邊緣的舊香蘭遺址,發現的開端也很「日常」:一九九八年,一位住在當地的賴姓農民,在自家田地挖鑿水池時,發現一具石板棺,隨即向縣政府通報,隨後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來調查。「當時史前館依據墓葬形態與地表採集的陶片,判定屬於卑南文化晚期三和類型。由於這種石板棺在東部見多了,附近也有已知的相關遺址,因此當時對此發現並不太重視。」史前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回憶。

故事的後續發展卻出乎考古學家的意料:二○○三年,杜鵑颱風在掠過台灣恆春以南海域時,滔天巨浪將舊香蘭海岸沙丘侵蝕掉大半,竟揭露出原本深埋在沙丘下四、五公尺的史前遺址一角,包括陶片等遺物及明顯可見的石板棺墓葬群,範圍綿延近四千平方公尺。

「如果不是那場颱風,沒有人會相信,離海那麼近的地方竟然會有史前聚落。」主持舊香蘭遺址搶救計畫的李坤修坦承,考古學者先入為主的「成見」是,靠海而居會受海浪侵襲,靠河口沖積扇則會遭受溪水暴漲的威脅,住在空曠的低處更會遭受來自山上或海上的人群攻擊,因此,史前聚落通常與海岸及河口保持一定距離,舊香蘭遺址卻全都觸犯了。

與海浪拔河的搶救考古

其實,舊香蘭遺址意外現身,跟太麻里溪過度開採砂石也有關;李坤修指出,當地人猶記,數十年前的海岸線比現在遠很多,平緩的沙灘曾是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好地方;然而,在營造業驅動的「東砂西運」政策下,太麻里溪長期日夜不停地採砂石,河砂的自然供應被破壞,海岸線漸往內陸退縮,最終在颱風侵襲下暴露出砂底玄機。台東縣政府在二○○四年起禁止採砂後,隔年沙丘就重新覆蓋遺址兩公尺深。而今到了現場,遺址最東側距離海岸高潮線大約有三十公尺。

無論如何,颱風暴露了舊香蘭遺址一角,使得海岸遺址處於隨時被海吞沒的危機,台東縣政府於是委託史前館執行搶救計畫。巧合的是,考古隊自二○○三年十二月起的十一個月發掘期間,竟遭遇到八次颱風攪局,「每次颱風來,除了被迫停工,已深挖的探坑又被水淹沒,復工後得重新奮鬥,有兩個颱風甚至間隔不到七天,很是無奈。」由於環境艱困,實際搶救發掘面積不到遺址露頭的百分之十六,考古隊即因合約到期及經費用罄,不得不撤退。

二○○六年底,史前館考古隊受縣政府委託,再度執行遺址搶救計畫,在海岸搶救區發現了涵蓋面積超過八個考古方格(每格為四乘四平方公尺)的建築結構遺留,還出現使用高溫爐而產生的爐渣及火燒土層的堆積、大量散落的玻璃珠、鐵器,及更多墓葬,文化層連續而保存良好,厚度達兩公尺。

此外,透過地表採集與試掘,遺址範圍也得到進一步釐清:從文化層堆積現象來看,史前文化發展的重心有隨時間從高處往近海處遷移的趨勢,而從海岸沙丘內側向西南綿延六百公尺直到台九線的區域,較高區域因被闢為梯田,文化層多遭破壞,而愈接近海岸地帶,因有沙層覆蓋且免除人為開發,文化層保存也愈完整。整體而言,推測保存完整文化層的遺址範圍大約有十公頃。

從地理環境來看,舊香蘭史前聚落的選址也有其道理:遺址坐落在河口沖積扇的邊緣,看似在河川氾濫或改道的影響範圍內,但在遺址西北側,卻有一道從西邊丘陵延伸的小山脊,可多少屏障聚落。但偏安狀態也非長久:從遺址東北側地層可見一道河階面的兩側土色明顯有異,加上文化層在此突然斷裂,上層完全消失,僅存最下面的墓葬,李坤修推測可能曾經遭遇大洪水,這或許也是史前人類最終離開此地的原因。

為了從遺址中汲取更多資料,考古隊在兩次發掘期間,打包了高達兩萬兩千多包、合計約一百立方公尺的土方,先運回史前館保管,花費數年陸續進行標本篩洗、整理、分類、分析、登錄造冊等工作,雖然工程浩大,成果卻很豐碩:除了得出近百萬片的陶片和數千件的石器、骨角器、玻璃珠、鐵器、青銅器等,還篩出台灣考古少見的黃金碎屑、魚鱗、鐵製魚鉤殘件,乃至小至一公厘的玻璃珠等遺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點擊圖片放大


高溫爐工作坊 ↑ 颱風時被揭露的海岸搶救發掘區,因長期受沙層保護且免除人為干擾,文化層完整並厚達兩公尺,發掘出石板棺墓葬群、砌石結構群及火燒土層現象,推測該處可能是使用高溫爐的工作坊。
月形石柱遙指都蘭山 ↑ 台鐵台東新站旁的卑南遺址是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矗立兩、三千年的月形石柱遙指都蘭山。(攝影/楊子磊)
漁獵及航海技術 ↑ 大白鯊是世上最大的掠食性魚類,要逮牠並不容易,但舊香蘭出土十五件大白鯊的牙齒,顯示當時已有優越的漁獵及航海技術。但當時人類是用釣、鏢,還是其它方法捕獲兇猛魚類,還有待研究。(繪圖/王琮澤)
山豬牙綴珠圓形帽飾 ↑ 早期排灣族或魯凱族使用的帽飾,特色是以肉食動物犬齒圍繫成帽花。排灣族男子山豬牙綴珠圓形帽飾。(圖片/臺博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