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在阿拉與佛陀之間牽一條慈善的紅線 劉春園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圖片提供/劉春園

們都是一家人。」穆斯林兄弟間的常用語,卻在非洲行旅了三十多年後,成了劉春園的口頭禪。

一般人印象中的黑暗大陸,飢饉、戰亂,人民好戰、充滿危機,但在他口中卻是一塊豐饒、友善的土地,被世人誤解的成分居多。

穆斯林因緣,情繫非洲

一九七七年,劉春園因商貿關係踏上非洲土地,當時正值而立之年,今日回眸之際,卻已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花甲翁了。生性喜愛探險尋奇,經年累月在非洲到處趴趴走,談起東、西非各國現況滾瓜爛熟。他說:「非洲形形色色,但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

當我們對伊斯蘭世界一無所知,還在詢問著:「穆斯林是不是可以娶四個老婆?」對一手握劍,一手拿古蘭經的「恐怖分子」心存畏懼,質疑著「到非洲去到底安不安全?」時,實在很難相信劉春園所描述的非洲世界:「特別善待出外旅者,手中如果僅剩一撮鹽、一把糖、最後一口麵包,也會把它分享(布施)出來。」

高中時受了教官的影響而皈依入教,勤學阿拉伯語,足跡遍及非洲伊斯蘭教盛行地區,幾年前才把重心拉回台灣。頭髮花白,但雙眼仍炯炯有神,閃著頑童般的促狹慧黠,說話速度飛快,談起非洲見聞,每一則都像天方夜譚裡的故事,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我們驅車前往桃園採訪,見面時劉春園卻一再強調自己並非正統的伊斯蘭教徒(穆斯林)。他表示,「伊斯蘭不只是一個宗教信仰,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天裡五次朝麥加方向膜拜,他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容易做到。「要學作一個真正的穆斯林,三年也學不完的。」

遙遠而陌生的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究竟是哪一部分吸引了他?

他提到了一本阿拉伯遊記《伊本.巴杜達》,這本著作是由中世紀伊斯蘭最重要的穆斯林旅行家伊本.巴杜達所著,名詞看似陌生遙遠,但如果將之比擬為「中東的玄奘」或「中東的馬可波羅」,腦海中可能會出現比較清晰的輪廓。這本旅遊觀察記錄了作者三分之二人生中的八次旅行,足跡遍及歐、亞、非。劉春園也正因這本奇書開啟眼界,邁開了周遊非洲列國的腳步。

非洲及穆斯林,一直是個被嚴重誤解的土地與族群。在劉春園口中,盧安達是「非洲的瑞士」,甚至提到曾與索馬利亞海盜作朋友,「把他當朋友,他就不是敵人。」

被誤解的土地與人民

除了著迷奇風異俗、愛古蹟、探險,劉春園欣賞阿拉伯人的幽默感,對他們的友善更是大為讚歎,他最喜歡跟當地人聊天,「阿拉伯的老人充滿智慧。」

一句「阿沙拉瑪勒庫!」(阿拉伯文的「你好嗎?」)打通關,騎著偉士牌機車到處逛,搭上當地人乘坐的公車,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用右手抓著吃大鍋飯,十足融入非洲,被當成異姓兄弟一般地友愛。劉春園有一個阿拉伯名字:「穆罕默德.阿布杜拉」。

在非洲三十多年的行腳,有兩件敏感的神經他絕對不碰:「宗教」與「政治」。劉春園說,從沒看過這麼富庶的國家,但因人為因素,列強的分割剝削,讓今日的非洲脫離了昔日的原始純真,成為世人眼中畏懼的惡地。

甘比亞總統說:「我們最和平,因為我們什麼都沒有!」道盡非洲國家因為石油、金、銅礦產資源豐饒,飽受歐美各國陰謀掠取,導致國家戰禍不斷,名符其實的「懷璧其罪」。即便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如查德,也為了現金收入,開放領空,租給法國訓練戰機飛行員,非洲猶如西方列強自家的後花園。

近年中國崛起,非洲亦成其囊中物,先以提供基礎建設為誘餌,再一步一步蠶食鯨吞。所謂的「一帶一路」,在非洲可說是最「成功」的顯例。強國慷慨答應要幫非洲蓋建高速公路,實則帶著建設兵團入境非洲,如打陣地戰般,包山包海,甚至連理髮師、廚師都帶在身邊。「現在的非洲(某些地區)已經比中國更中國了。」他無奈地發出喟嘆。

攤開非洲地圖,幾乎少有他未曾到訪的國家,深諳非洲民情與政治運作,劉春園因緣際會地讓台灣的愛心在非洲落地,牽引了佛教與一貫道等宗教團體在此地的行善義舉。

非洲的飢貧印象深植人心,慈善其實也是一場國際大秀,除了真情的愛心澆灌,也不乏沽名釣譽、假借慈善之名,實則中飽私囊的機構,看多了這些虛假醜陋的偽善,劉春園選擇一笑置之。

他最不能接受的是,駐派非洲某大使告訴他,「錢你捐出來就好,善心我們接收,你就不要去管接下來這些善款會到哪裡去?怎麼被用掉?」

親手將物資送到受援助者手中,這一點與慈濟基金會的發放原則很契合,或許也正因為理念相同,促成了他協助基金會在非洲的慈善因緣。

一九九三年,在劉春園的居中聯繫下,世界醫師聯盟(Medecins Du Monde,簡稱 M.D.M.)與慈濟簽署「衣索匹亞三年期醫療重建方案」合約,衣索比亞首府北夏省的戴比拉汗醫院也在慈濟基金會的援建下完工,解決當地長久以來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

慈濟與非洲的情緣,不止衣索匹亞,盧安達也是慈濟與世界醫師聯盟合作援助的第二個非洲國家,而這兩個國家,都是劉春園深耕二十多年的友好國度。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剛果戈馬城的孤兒營 ↑ 剛果戈馬城的孤兒營,盧安達難民找到暫時棲身之所。
衣索比亞的慈善診所 ↑ 衣索比亞的慈善診所解決了偏遠醫療窘境。
甘比亞明道中學 ↑ 下課鐘響,甘比亞明道中學的學童魚貫放學。非洲的貧富差距懸殊,教育是唯一能夠跳脫貧窮循環的階梯。第一所由台灣人援建的甘比亞明道中學,民間愛心飄揚非洲。
教授阿拉伯語 ↑ 回到國內含飴弄孫的劉春園,正用心教授孫子女,讓阿公在非洲通行無阻的阿拉伯語。 (攝影/劉子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