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家園】打造有感的美感教育 時間釀造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夏,上班的人潮、車潮湧入以前,掙脫了枷鎖的北門,朱紅色的牆身,靜靜地屹立在台北市西區。除了北門,自從忠孝橋引道拆除後,連帶地附近清代所建的撫台街洋樓,日治時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北郵局,以及三井倉庫等歷史建物,也一夕間全部重見天日,以連成一氣的開闊之姿,再創首都西區門戶的新氣象。

然而一片叫好聲中,除了城門前仍有零星工事未完外,往後退個幾步,在乍然變得寬廣的視野裡,由近而遠,映入眼簾的,卻是牆面髒汙不堪的舊大廈,鷹架參差的新大樓,乃至幾束毫不客氣橫過畫面的電線,在在都令心裡剛剛升起的喜悅,彷彿馬上被潑了盆冷水。

遺憾的是,在台灣,類似的突兀景象,竟不難找到。

先造訪幾處名勝。巍然的故宮,富麗莊嚴。背倚的至善園,小橋流水,曲徑幽深。但畫面一轉,在故宮正前方——原該連續起伏的翠峰環繞,卻憑空拔起一棟棟在羅浮宮、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級館院週遭,絕不容存在的豪宅。

離開故宮,往東,鄰近信義計畫區的松山菸廠,高聳的舊煙囪,被興建中的大樓橫出攔截,破壞了完好的天際線;往西,香火鼎盛的龍山寺,貴為國家二級古蹟,卻除了四面建物逼仄外,攤商凌亂,地面骯髒,為求功能性,存在了近三百多年古色古香的山門、前後殿門楣,硬是配備了LED跑馬燈……。

古蹟如此,一般街區自是不在話下。七橫八豎的廣告,是台灣聞名遐邇的「招牌」;鐵窗禁錮了宵小也禁錮了自己;加上建商只管蓋房子,卻不管整體景觀,以致於大樓與大樓、公寓與公寓間,棟距緊密如連體嬰,每扇窗戶打開之後,望見的不是風景,卻是另一扇同樣聊備一格的窗。

有句流傳已久的話說,台灣最美的是人;但如果這就是台灣,縱使人美,又如何?有人辯護,台灣的不美,是因為當一個社會貧窮時,「吃飽都來不及了,哪有餘力談美?」但走過艱辛的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起,社會逐漸富裕,一座座美術館、戲劇院、表演廳、文化中心等也應運而起;至此,台灣理應變美了;實則撇開具爭議性的美學、哲學理論不談,若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檢視,不管是城市景觀、居住空間、穿著風格,乃至是飲食的品質等,台灣的美感,顯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

長期關注美學的建築學者漢寶德先生,生前不只著書立說,還為了倡導美學教育,四處演講奔波。他直指,「在台灣,一般人對生活環境的美醜,經常視而不見;或是視而能見,但無感;又或是視而能見,也有感,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台灣想要提升對美的感知,漢寶德強調,「唯一方式,就是從教育著手。」

翻開美感教育史

回顧台灣的美感教育史,日治時期,殖民政府不刻意談美,卻帶來日本人講究整齊、乾淨的生活習慣,維持了基本的環境整潔之美。

國民政府時期,早在民國初年,就有著名學者蔡元培等人,推動所謂的「美育」;而直至國民政府戰敗來台,蔡氏等人所提出的理念,如讓美的教化培養社會的道德心、陶冶個人的感情、完成世界觀教育,甚至代替宗教等,才透過具體的立法,成為台灣美感教育最初的方針。

但政府的陳義雖高,落到執行層面上,卻是一遇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傳統觀念,馬上潰不成軍。所謂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實則只有美育「病重」,智育則獨尊武林,睥睨一切。

不少的五、六年級生,恐怕都有類似的經驗:美勞與音樂課,原本是一般學校直接承擔美感教育的兩名要角,卻為了大大小小的考試,往往一夕間淪為配角,被挪借去改上「更重要的」國語或數學課。

一般學校如此,課外的才藝班,或者說學校內附設的音樂班與美術班,情況也相去不遠。

「早年台灣部分地方貴族世家,會送小孩去學琴,特別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多半是抱有彈琴是種才藝的心態,覺得它是體面的嫁妝。」鋼琴老師王乃昕,為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鋼琴演奏碩士,目前任職於國中小音樂班的她表示,至於近年來世代變遷,社會多元,學音樂不用再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一般家庭也能負擔,成績與興趣,逐漸等重看待,但,「家長畢竟是家長,私心裡,還是希望辛苦的鍛鍊能有『結果』。」

「這是台灣美感教育常面臨的問題,」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現為一家兒童美術班負責人的蘇彥棻,也有類似經驗。他表示,美是一種感受,跟是否具備純熟的技藝不見得相關。「有人會創作,卻不見得能傳達美;有人則剛好相反;所以我以為學校的美感教育,除了傳授小朋友畫畫、捏陶、唱歌等『能力』,引導他們懂得欣賞、享受,散播美感的種子,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

蘇彥棻提到,早年他剛開班授課時,因為不強調繪畫基礎,反而常帶孩子們去爬山涉水,用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身體五感,啟發小朋友們的心靈,體察大自然的美好,「很多家長都在上完一學期不到,因為看不到『成果』,就把孩子帶回家,不學了。」

「台灣的父母,習慣把畫畫或彈琴,當作一種技藝在炫耀,只在意孩子畫得像不像、好不好,至於是否從中得到樂趣,則不在他們關心之列。」蘇彥棻最後說。

原來,台灣之所以才藝班林立,但民眾美的感受力卻「才一般」,道理在此。所幸,九十年代後,隨著國人出國機會大增,視野大幅提升,繼早年以菁英為主的專家學者苦心呼籲後,更多一般的民眾,在見識過國外,特別是以歐美及日本為主的國家,豐厚的美學資產後,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除了紛紛覺醒,展開深刻的反省外,有些人,更拿出具體行動,作出一番連政府官員都讚歎的成績。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龍山寺 ↑ 先進國家中只有建物遷就古蹟,少有反例。但高齡近三百歲的龍山寺,卻只能委屈自己,擠身後起凌亂建築中。 (攝影/劉子正)
北門 ↑ 北門姣好的容顏,一度為了交通建設而被犧牲。卸除桎梏後,儘管仍受制於周遭建物難以凸顯,但初步的再生,至少已喚醒眾人對城市美學的重視。
蘭陽博物館 ↑ 蘭陽博物館建築外觀,靈感來自東北角單面山特殊地形。一面傾斜、一面陡峻的造型,流露不對稱美感的同時,也與環境融合為一。(圖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鄭錦銘攝)
彰化高鐵站 ↑ 甫獲美國Architizer A+建築獎的彰化高鐵站,建築師姚仁喜以花卉、日光交錯,甫以現代高科技線條,凸顯彰化田尾鄉「花的故鄉」意象。(圖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鄭錦銘攝)
冬山河親水公園 ↑ 呼應河口龜山島,冬山河親水公園河面特設卵石圓錐。湛藍天空,白雲如棉絮,小橋、石頭及錐狀造型,相映成趣。(攝影/林明仁)
台灣美感教育 ↑ 台灣美感教育多年未見成效,原因之一是重技術,輕體會。但少數教育者突破盲點,翻轉現況,為沉悶教育方式注入希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