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簡志明 義築推手

撰文/劉怡彣(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楊子磊(經典雜誌攝影)

象中的建築師,大都西裝筆挺、意氣風發,在電腦桌前繪製精細的建築構造,服務建商。然而,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一身休閒裝扮,時常在義築的工地裡揮汗做工。他謙和地表示,義築團隊需要花長時間與部落或農村的人溝通,討論使用者的需求,再以電腦輔助系統畫出雙方理想中的設計圖,共同造屋。

二十八歲那年,簡志明向客家委員會提案,希望前往歐美參訪。他在參訪計畫書中寫道:「行醫者看盡生老病死,此有大愛之恤;如建築者認識『無居所孺婦、病榻受凍弱老』,善念也一定會被啟發。」他認為,如果史懷哲的醫術可以救人,那麼建築的專業也可以協助需要的人們。

「義築」是指建築者以非設計者本位,與在地人雙向溝通,運用在地建材,眾人互助合作蓋一座建築。與義築相似定義的「人道建築」在歐美早已行之有年,許多西方建築師到第三世界與在地人合作,建造他們需要且適合當地文化的空間。
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簡聖芬,一開始便支持簡志明的義築夢想,她認為:「好醫師一次治療一個人,好建築一次保護一群人」。提到義築,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義務建造住宅。為了能使一項建物造福更多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義築傾向以打造公共空間為主。

簡志明在研究所畢業後,曾經有一段黑暗期,他花費了一段時間自我探索,想要摸清自己的輪廓與想做的事。他自問「建築工作者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不久後,簡志明找到機會在南投雙龍部落附近,中央山脈一千公尺高的深山裡工作。工作之餘他在附近逛逛,想了解在地生活文化,碰巧遇見雙龍國小師生,知悉雙龍國小傳統工藝教室因風災受損,校方無力修復。

二○○八年,簡志明接獲訊息,傳統工藝教室完全倒塌。他冒出一個念頭,自己似乎可以為雙龍國小做些有建設性的事。正在行政院服替代役的他,便在資源龐大的行政院裡發起了小額募款,向同事、朋友以及不同的建築營造單位勸募愛心,積累了十三萬元的善款。以「果核」萌芽為名稱意涵,與在地居民討論後,計畫建造果核狀的竹造傳統工藝教室。

一開始的募款並不順利,十次碰壁九次。簡志明回憶:「當時還有人因為我的髮型,以為我是更生人或出家人,為了要回饋社會才這麼做。」為了要讓捐款人放心,也向拒絕的人證明自己的心,便尋求台北科技大學的協助,以計畫的名義替捐款人申請捐款收據。他更在網路上一一註明捐款明細,將款項透明化。

除了募款,還要招募人力。協助他的簡聖芬表示:「要錢,我能提供的有限,要人,學校就很多。」認識簡志明的師長們,邀請他到學校,向學生說明義築的理念與正在執行的案例。師長們也一起號召學生,帶著像打工渡假那樣的心情去做義築。義築在校園裡意外地熱門,二○一五年交通大學協助峨眉社區做竹構建築,只要十位志工,卻有六十位報名參加。

學生志工超出名額時,通常會需花額外心思做面談溝通。讓參與的學生都能理解由於參與者眾多,沒有被選上志工,不是不夠好,而是每次義築都會根據不同現場情況需要不同背景、且身兼多種角色的成員,並鼓勵所有面談者繼續保持熱情和學習鬥志,在未來不同的義築場合再見面、合作。簡志明細數,「成員可能需要有一門本科專業,還要會煮飯、照相、記錄等等。」

對於義築來說,蓋房子只是眾多步驟中微小的一環。義築有一大部分是在落實社區營造,再來才談建築技術。簡志明解釋:「部落族人有共識及凝聚力,只是缺乏建築的激盪和對設計細節的了解,那我們便會很願意前往參與合作。」凝聚力,幾乎是推動社區營造的核心力量。

好比台東東興村的達魯瑪克,就是一個族人凝聚力強的部落。二○一二年,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楊詩弘,一同帶領學生進入東部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做長期觀察。他們發現,許多孩童已經不太會說魯凱族語,部落長輩也希望有一個空間,能讓孩子學習母語及傳承族群文化。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義築團隊與部落在地的耆老、牧師以及孩童們討論出一個建築的雛形。

蝴蝶狀的「兒語記憶亭」應運而生。魯凱族以蝴蝶象徵勇士,而木造的「兒語記憶亭」則融入了蝴蝶這個圖騰,結合大南國小的木雕作品,拼湊出主體架構的文化元素。如同當年的魯凱族人以石板架屋,義築團隊也去溪裡採集石板,將石板鋪在地面上。義築,結合了北科大團隊以及在地居民的力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傳統竹編教室 ↑ 義築協會的第一件作品:南投雙龍部落的傳統竹編教室。設計成拱型建築以順應風力,並延續布農族人的傳統,用竹子做建材。(圖片/台灣義築協會)
聯新期望醫療中心 ↑ 台灣海外義築團隊於尼泊爾喬哥地,計畫性地興建「聯新期望醫療中心」。成員傳授當地民工砌磚技術、器械使用與工地管理知識。(圖片/台灣義築協會)
部落文化樹屋 ↑ 台東縣海端國小的部落文化樹屋,是學生們戶外閱讀、上課、寫作業與玩耍的好去處。以杉木為材,格局改良自布農族傳統家屋。
交大義築實驗室 ↑ 交大義築實驗室的學生們設計結構、製作模型,測試竹子結構中的照明。
因地制宜 ↑ 義築是一種因地制宜的思考,在溝通與互助的基礎上導入必要資源。重視在地文化及居民需求,使傳統文化與新建築相輔相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