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願景】學有所用 奧地利技職教育與學徒制度

撰文/張子午(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山清澈的倒影映照在碧藍的湖面上,重重山脈蜿蜒起伏,秀麗的線條像極了音符,教堂尖塔與粉色牆面的木屋櫛比鱗次,充滿節奏地迆邐湖畔,縱使周遭無比靜謐,眼前如畫景色譜出的色彩與光影,仍不禁讓人恍若沉醉在一首樂曲。在奧地利中部阿爾卑斯群山的環抱下,哈爾施塔特(Hallstatt)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小鎮之一。

但眼前美麗的寧靜很快就被打破,一車一車的巴士載來遊客,簇擁在岸邊,從相類似的角度對著明信片上的夢幻景色按下快門,或拿著手機一同入鏡自拍。在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中,華人的比例明顯居多,偶爾能聽見台灣口音,但大多來自中國。中國人對這裡的熱愛程度之高,甚至在廣東惠州打造了一座「山寨」版的哈爾施塔特,因此當親自來到「本尊」時,莫不猶如沐浴在朝聖的光輝中,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智性與手工兼具的技藝

湖光山色從大面玻璃窗穿透小鎮為數不多的一棟大型建築,窗外,遊人兀自編織幻夢;窗內,小至銼刀嘎嘎的摩擦聲,大至自動化機械的轟鳴巨響伴隨,一群身著工作服的年輕人則沉浸在手邊工作:埋首於大型水平切割機旁切割木材、為作品捏製泥塑模型、就著虎鉗台細心打磨木製的提琴構件、在工作台上檢視待修補的舊家具……。哈爾施塔特高等職業技術學院(Höhere technische Bundeslehranstalt Hallstatt)的學生們,在優美的環境中踏實地鍛鍊所選擇的專業技術。

創於一八七三年的這所學校,有著看似平凡無奇的起點,最初因為鄰近山區為木材產地,而設立來訓練木匠,首批學生只有四人。過了一百四十多年,以傳統的木工技術為基礎,發展出各式跟木頭有關的技藝,從雕塑、家具設計與修復到造船,現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職業學院,並有奧地利唯一學習製作弦樂器的科系。

「我的國家有很多古典音樂演奏者,卻很少人能製作樂器,也沒有地方可學此技術,後來我到維也納尋訪許多製琴師,打聽學習的門路,其中一位提到這間學校,因此在三年多前申請入學。若順利通過結業考,我想繼續留下來,在這個環境中可實際『用手學習』,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二十六歲的鄭和熙(Hozick Jung)來自南韓,與十二位高年級的同學,在工作室內就著手上的木頭琴身專注地工作著,時而互相討論、展示、修正、翻查圖鑑比對。

再過六個月就是結業考,他們必須獨立製作完成一個樂器方能畢業。「製琴是一門非常複雜的技藝,光是琴身的弧度就需要智性領悟力與靈巧的手工,專業製琴師平均需花一百五十小時,高年級學生得花一整年,才能完成。」老師席蒙.策芙(Simone Zopf)說,她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專業製琴師,在維也納有自己的工坊。

但在高年級可以真正開始手工打造人生中第一把琴之前,每個學生都要從最基礎的鋸木材開始,親身參與修復、上漆的每個過程。「一旦通過考驗,就意謂著有能力獨當一面。」她強調。但即使具備基礎繪圖、樂理、至少會一樣樂器的能力,順利申請入學,平均仍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在一年級時未能通過高強度的專業考驗或自願放棄,「除了好還要快,不夠快也無法製作好樂器」,無法符合標準的學生仍可轉到木工車床或雕塑領域,選擇符合個人志趣的專業。

職校成為音樂文化重鎮

而對於當代古典音樂發展而言,這所學校有更重要的意義:這裡是全歐洲唯一將所有弦樂器連結起來的學校。「回溯歷史,早期所有的弦樂器都在同一個工作坊完成,比如最偉大的製琴師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他既製作小提琴,也生產古提琴(Viola da gamba)、吉他、豎琴等,到了十九世紀後才走入專門化。回復當年的學習與製作環境,能讓我們找回古典時代之前,早期巴洛克音樂的樣貌。」席蒙.策芙說道。

「另一方面,奧地利是小國,我們無法保證學生畢業後能得到什麼工作,在這裡他們可以學到各種相關技術,不論成為豎琴、吉他、小提琴、古提琴專家,或樂器修復,觸類旁通亦可從事家具修復相關產業。」她表示。

自從一九九八年名為Instrumentenbau的製琴專業在哈爾施塔特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設立以來,直接為曾經封閉、保守、無制度化教育基礎的傳統產業帶來新氣象。傳統製琴產業在一九七○、八○年代一度非常蕭條,製琴師之間充滿隱瞞、猜忌的不良風氣,這所學校的學生陸續學成畢業後,連帶為環境帶來正向交流、發展,全奧地利製琴工作室的匠師也成長不少,「在我唸書的時候,在維也納只有十位製琴師,現在則有四十七位,除了傳承弦樂器修復、製作的技藝外,巴洛克音樂時期的樂器也再度被復興。」席蒙.策芙表示。

忙於畢業製作的同時,學生還要抽空處理與大學或機構的合作計畫,如受法國音樂城(Cité de la musique)古典音樂樂器博物館委託,繪製史特拉第瓦里名琴的技術圖,還有受薩爾斯堡(Salzburg)大學委託製作古提琴等,皆是很高的挑戰,也代表對其專業的肯定。

在台灣教育體制成長背景下,職校難脫次等、二流的刻板印象,是成績差不愛唸書學生不得已的歸宿,但在人文薈萃、藝術氣息濃厚的奧地利,一所職校可以是復興古典技藝與音樂文化的重鎮,同時直接影響到產業的永續發展。除了吸引外國的留學生,諸多畢業生也走出奧地利,在德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發揮所學,將所習得的觀念與手藝朝向國際輸出。

「奧地利學生在基礎教育後,平均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進入技職教育與訓練體系(VE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只有百分之二十就讀預備升大學的文理中學。」奧地利技職教育訓練研究發展中心(ibw, Institut für Bildungsforschung der Wirtschaft)總監湯瑪斯.梅爾(Thomas Mayr)表示,該中心專門負責技職教育的政策評估與統計報告,供政府參考、比較與規畫之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維繫精湛的傳統 ↑ 創校時僅為訓練木匠的哈爾施塔特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至今擴展到各式木工技藝,從木雕到家具修復維繫精湛的傳統。
實作課程 ↑ 在奧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一半以工作現場為主的學徒制,另一半則為職校教育。從電路板設計到焊接技術,薩爾斯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有許多實作課程。
完整歷練 ↑ 羅蘭‧楊達(中)的裝潢公司傳承到他已經第三代,兩名學徒得經過三年完整歷練。
虛擬公司 ↑ 「虛擬公司」提供因故而申請不到任何學徒機會的青年接受訓練,從汽修到木工皆與一般工廠同等專業。
鼓勵失學者 ↑ 維也納市府為弱勢族群成立輔導機構Spacelab,以基礎職訓與諮商交流鼓勵失學者踏出第一步。
傳承百年經典技藝 ↑ 知名鋼琴品牌貝森朵夫的工廠裡,技工於組裝工作空檔伸展肢體。目前有七名學徒在這裡學習,傳承百年經典技藝。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