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李盈姿 翻轉視野 助街友自立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楊子磊(經典雜誌攝影)

月某個燠熱的午後,十多位年輕遊客跟著頭戴牛仔帽、面容滄桑的導覽員阿和,穿梭在龍山寺周邊的大街小巷,聆聽阿和以自身流浪軌跡串連的私房導覽。

「這個東三水街菜市場,曾收留我半年;每天下午,市場小販會把攤台收拾乾淨,街友們就能獲得免費床鋪。這裡的好處是不怕颳風下雨,只怕半夜蚊子擾人,街友們還會集資買蚊香。」

走至車水馬龍的路口,阿和指向對街一幢不起眼的舊公寓,懷念地說:「那裡曾有一間全台北市最便宜、也最有愛心的旅館,叫做蝴蝶蘭旅社,老闆夫婦從不排斥街友投宿,還曾塞錢接濟過我。靠窗那兩間當年是二○一、二○二號房,是老闆娘保留給流鶯小姐的專用房,休息一次一百元,以照顧這群辛苦的姊妹。去年底旅社悄悄熄燈,但我永難忘懷老闆夫婦的恩情。」

街友帶你認識城市

六十二歲的導覽員阿和,年輕時曾經跑船、開過大貨車、在工地做粗工,數年前他在一場車禍中腦部受到重創,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家庭也因此破碎,從此淪落街頭,成天借酒澆愁。

三年多前,阿和因為喝醉差點危及性命,在教會陪伴下,他逐漸走出陰霾,不僅戒了酒,也從事社會局「以工代賑」的清潔工作,賺取穩定的生活費。兩年前他加入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的「街遊」計畫,受訓後成為目前唯二的街遊導覽員,如今走在路上都有風。

參與街友導覽培訓的文史工作者呂慶炎說,替遊民上課,自己反而收穫滿滿,「遊民朋友對街道的觀察細膩,敏銳度超乎常人,信手拈來都是故事,只是他們缺少表達機會,也不懂得運用。培訓的主要目的,是協助他們建立自信,也能坦然面對過往經歷。」

街遊活動發起人、在資訊業任職的曾文勤說,街遊自一開始即仿社會企業模式,堅持使用者付費(參加者每人三百元,其中六成給街友,四成支付協會的行政雜支),既能帶給街友實質報酬,也讓他們更加自我肯定。

時間往回推四個月,歲末寒冬的某個週末夜晚,一場標舉「街友擔任總舖師,與社區共煮共食」的尾牙活動,在萬華貴陽街二段街口熱鬧展開,兩百多人在美食號召下挨坐在一塊兒邊聊邊看露天紀錄片,其中混合著社區居民、外地遊客、組織工作者,及許多遊民。

在貴陽街經營小吃攤的辜凱鈴,是主辦單位之一「好管家」的發起人,在萬華土生土長的她,坦承過去不曾跟街友這麼近距離接觸,活動前,她還緊張地跟團隊夥伴沙盤推演如何「防範街友爭食或喝酒鬧事」。「結果,當天情形大出眾人意料,街友很有禮貌且守秩序,擾亂的反而是幾位社區中的歐巴桑,硬是拿塑膠袋來打包食物,非得大聲嚇阻才收手。那天會後,幾名夥伴都心情沉重,因為察覺到自己對遊民貼了莫須有的負面標籤,殊不知真正粗魯的,是主流社會不知反省的人。」

看見芒草生命力

遊民又雅稱街友,指的是居無定所、棲息街頭的人。根據內政部彙整各縣市政府遊民服務資料統計,全台遊民人口約三千人,其中以台北市遊民人數約七百人為最多,且八成集中在台北車站及萬華龍山寺一帶,以中高齡人口為主,平均年齡五十五歲,男女比例為十比一。

過去一年多來,芒草心協會在萬華區推出一系列名為「Open Doors」的倡議方案,包括邀請遊民擔任導覽員、總舖師,以及採訪街友的生命故事並集結成書,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讓一般人體會街友的求生不易等。「這些方案的目的都在翻轉街友被救濟的形象,希望街友能在過程中肯定自我價值,也替社會大眾打開一扇窗,重新認識近在身邊的遊民朋友。」芒草心協會祕書長李盈姿點出。

一九七五年次的李盈姿,大學念社工,天生好打抱不平,個性柔中帶剛,頗有俠女風範。八年前,她離開工作七年的醫療社福崗位,重回校園讀研究所,因此與萬華區結緣,並一頭踏入遊民服務領域。

「其實,過去在醫院服務時,我對遊民的印象盡是負面的:要不喝得醉醺醺,路倒被救護車送來,就是看診或住院後拍拍屁股就走,毫不尊重程序,讓社工在背後收拾善後,覺得很討厭。」然而,她在台北市社會局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實習的兩個月,成天跟著專責遊民工作的資深社工員張獻忠趴趴走,讓她認識到遊民面貌形形色色,「不全都是酗酒、不愛洗澡、好吃懶做,而是有各種人生故事,」更重要的是,她驚覺遊民是社福體系服務對象中最被忽略者,不僅官方體制百廢待舉,社會汙名更讓他們難以獲得有效的幫助,「我下定決心要為這群被社會遺忘的人效力。」

對李盈姿而言,遊民問題發生的因素很多,不能只歸咎於個人,而是人與社會互動的結果。「許多遊民是因為遭遇工傷,或是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是曾有一身好技能,卻在時代變遷下遭市場淘汰,再加上周邊親友支持網絡薄弱,才會淪落街頭。且隨著年歲漸長,流浪時間愈長,他們的鬥志、體能都消磨殆盡,需要外力協助與支持,才有機會重新站起來。」

二○一一年底,包括李盈姿在內,一群從事遊民工作的專業社工,共同成立芒草心慈善協會,初期任務以促進國際交流為主,取名「芒草心」則是借芒草的韌性與耐命,比喻遊民在都市底層奮力求生,期待最終長出美麗芒花。

二○一四年初,芒草心計畫啟動實務方案,剛好李盈姿從工作七年的新北市遊民服務團體離職,便毅然接下協會祕書長的棒子,也是協會首位支薪的工作人員,展開她與許多街友及工作夥伴的社會實驗之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街遊導覽員 ↑ 曾是街友的街遊導覽員阿和解說萬華市井流變,也訴說流浪悲歡。
人海水手 ↑ 「人海水手」小姜歷經生命的重重惡浪,最終因為對藝術的熱愛而找到方向,每天結束市場的清潔工作後,就在剝皮寮一處公益據點安靜作畫。
租屋品質低落 ↑ 街友在住宅與就業問題上,亟需外力協助,才能真正脫困自立。弱勢勞工租屋品質普遍低落。
芒草心協會 ↑ 芒草心協會由一群熱情的專業社工組成,他們的努力讓許多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找到改變生活的契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tj kuo 說:

    芒草心很棒!是一個努力做事的組織,請繼續加油。
    想參加街友導覽的,可以google”街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