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佛鄉有愛 尼泊爾地震賑災側記

撰文/李委煌(慈濟月刊撰述)
攝影/蕭耀華(慈濟月刊攝影召集人)

○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的強震,釀成重大災情,慈濟隨即組團前往援助,一梯梯出發的賑災團員,每天上午都從災區與花蓮慈濟基金會連線,前線、後援緊密扣緊。

第一梯醫療志工義診時,發現許多骨折病患亟需手術骨材,於是慈濟醫療體系人員火速備妥,讓第二梯志工帶往;第二梯志工希望補給抗生素、藥膏、貼布等物資,第三梯也如數配合,會合接手。醫療急先鋒,其他救援物資在同一時間也張羅籌備,透過各種管道輸入災區。

身為第三梯次成員的我們,攜帶的賑災物品超過七百公斤,五月六日中午從台灣出發,在香港轉機,又在孟加拉降落加油,抵達加德滿都的住宿地點,已是翌日凌晨。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誕生在尼泊爾,洞悉生命真諦而開悟。如今身為佛教慈濟基金會的一員,因震災救援踏上佛陀的故鄉,也令我們親見人間苦難而感悟深刻。

為愛舖路,難行仍行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和它比鄰的巴塔普(Bhaktapur)、帕坦(Patan)等三個古老城市,構成了尼泊爾最重要的旅遊、商業和政治中心──加德滿都谷地。這個地區的人口超過兩百萬,人口稠密、古蹟密集,傳統磚造建築物結構脆弱,在強震浩劫後成為傷亡最慘重之區域。

這一次,尼泊爾全國七十五區中有近四十區受災,影響高達八百萬人;換言之,逾半國土都是程度不等的災區,近三分之一人口都是受創不等的居民。八千多人罹難,更突破了尼泊爾在八十一年前的震災紀錄。

慈濟首波勘災與賑濟重點,集中於距離加德滿都不到二十公里、車程約半小時的巴塔普,希望能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善心資源,投注運用於重點區域,有效改善災後困境。

從四月二十七日派出第一梯賑災醫療團,到五月下旬已經出動四梯,團員來自美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等近百人。但要進入災區義診、發放,其實面臨很多艱難與挑戰。台灣與尼泊爾之間並無邦交,加上政治局勢敏感、民情文化不同、語言溝通落差等因素,無論賑災物資通關或相關單位溝通,都讓前線志工備受考驗。

尼泊爾的基礎設施落後、公共資訊不足、辦事效率不足,是國際非政府組織乃至聯合國同樣面臨的問題。「約好的車輛,隔天沒有;已談好的事情,明天又變化。」有豐富國際賑災經驗的志工劉濟雨坦言,「在這裡,不只是談方法(know-how),還要找對人(know-who)才行。」然而,肩負為愛鋪路的重任,他們難行能行。

巴塔普的曼索里(Maheswori)大廣場上,矗立著二十五個大型軍用帳棚,以前供附近區民運動休閒的這座廣場,如今成為四百戶、一千八百人的臨時社區;廣場上不僅有慈濟帳棚,也有中國扶貧基金會提供的一些小型帳棚。廣場整片都是泥土地,居民們在帳棚裡鋪上塑膠布或毯子,屋外曝曬著衣物或毯墊等。

帳棚區居民一天兩餐,上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負責,黃昏則由慈濟接替協助。尼泊爾人飲食簡單,基本上只要一盤拌有馬鈴薯的咖哩飯、一碗豆湯就足以填飽肚子。

十九歲的尤尼許(Unish Khyaju)和一群年輕人穿起黃色背心,加入慈濟以工代賑行列。災後,他和父親、伯父立即集資採買食材,烹煮後供餐給數百位受災的鄰人,後來也投入慈濟醫療站幫忙做翻譯,或協助調度小志工人力;尤尼許做事認真、勇於承擔的性格,讓他成為當地小志工領隊人物。

慈濟醫護志工不僅照顧帳棚區,也將關懷觸角伸及周邊鄉間,借用佛寺或農村空地義診;大家分組家訪往診,踩過瓦礫走進村裡,主動為傷患或病人提供醫療服務,而尤尼許及其他懂得英語的年輕人,也會隨行為慈濟志工做翻譯。

考量鄉間居民交通不便,通訊不良,志工也機動將物資運往距離市區較遠的農村,大家走在金黃色的麥浪田間,穿越毀塌的磚房空地,只為了當面致贈物資給匱乏的村人們。依估計,在五月底前將會完成逾萬戶的發放工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臨時公用供水處 ↑ 曼索里帳棚區設有臨時公用供水處,尼泊爾供水系統本不完善,地震後缺水問題更嚴重。
流動醫療站 ↑ 地震後醫療救助的需求量非常大,慈濟人醫會醫生四處奔走,在當地的臨時帳棚和自設的流動醫療站為受傷民眾看診。
曼索里帳棚區 ↑ 曼索里帳棚區由幾個援助團體協力合作規畫,較具生活機能,民眾正在排隊領取一天兩餐的熱食,此舉暫解災區一時糧食短缺、無處舉炊的困境。
庇佑尼泊爾 ↑ 加德滿都民眾在路面上點亮排成尼泊爾地圖、國旗並寫著「庇佑尼泊爾」(Save Nepal)的蠟燭,祈求國家平安度過危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