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家園】巴黎東區復興 以文化為閒置空間注入活水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了位於巴黎東邊第十二區的里昂車站,往北步行約十分鐘,嘈雜的人車聲漸次撤離耳朵,眼前的天際線變成一座長達一點五公里的高架拱橋,拱橋上方鋪著綿延叢生的綠蔭步道,彷若空中花園;拱橋下方六十四個穹窿裡,則是一間間由大片玻璃和木框鑲成的透亮櫥窗,其中五十多間,分別是不同類型的手工藝工作坊,其餘有的作為展覽間,有的讓青年藝術家短期進駐。

某個夏日午後,綠蔭步道兩側的長椅上,坐著幾個老奶奶,低頭翻閱手中的讀物,偶爾抬頭時,眼前頭戴耳機、腳穿跑鞋的女子劃過視線,她躍過下方的金屬製品、木製裝框與雕刻裝飾、提琴製作與修復,以及裝潢設計與布置工作坊;櫥窗外寬敞的人行步道上,年輕男子踩著滑板,溜過在路邊咖啡館歇息的上班族。

然而,若運用電影裡時光倒流的光影特效,回到一九六○年代,畫面上的綠蔭步道被兩軌鐵道取代,慢跑女子快轉成為呼嘯而過的火車,輾壓過下方一間間黯淡雜亂的倉儲和店舖,走廊外則停滿一排灰撲撲的汽車。今日所見這座造型獨特的藝術棧道(Le Viaduc des Arts),在一八五九至一九六九年間,曾經是往返巴士底(Bastilles)與文森(Vincennes)支線的高架鐵道,一百多年來帶動十二區的發展。

鐵道周圍的赫伊(Reuilly),原本是生活水準偏低的環境,在巴士底車站關閉、火車停駛之後,鐵路便失去功能,連帶整個區域沒入沉寂,徒留一座高聳醒目的拱橋長廊,彷彿是劃過十二區的一道傷痕。

倘若要在巴黎與台北之間,拉出一條關係軸線,前者東區與後者西區同屬舊城區,在城市另一半邊高度商業和資本化之後,同樣黯然失色。

相較於巴黎西區集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於一身,東區多丘陵,早期居民以務農為生,十九、二十世紀期間工廠林立,移入的居民也多屬於工人和中下階層,與富庶西區形成強烈對比。隨著農地休耕、工廠外移、車站廢棄,城區更顯蕭條衰敗,卻同時吸引更多社經能力低落的弱勢群體移居至此,甚至惡性循環地淪為落後的象徵與犯罪溫床。

一九八三年,巴黎市議會通過「巴黎東區發展計畫」,委由巴黎東區混合經濟規畫公司(Societe d’Economie Mixte d’Amenagement de l’Est de Paris, SEMAEST),率先改造十二區。一九八○年代間,SEMAEST將包括赫伊在內的數個區域,打造成匯聚住宅區、辦公室、學校和綠地公園的整體規畫區(Zone d’Amenagement Concerte, ZAC);一九九○年開始,再運用原址修復重建的概念,將鐵道拱橋整修成結合綠蔭步道的藝術棧道。世界知名的紐約空中花園(The High Line),其設計理念即源於此。

穿越拱橋,走入手工藝史

瓦黑是一九九四年首批進駐工作坊的金屬工藝師,他坐在自己鑄造的鐵製高腳椅上,聊起初來乍到的人共同整建藝術棧道的過程,「剛開始這裡什麼都沒有,我必須貸款整修,頭兩年十分艱困,後來還花了七年還錢。」

儘管萬事起頭難,瓦黑仍然受惠於藝術棧道落成後所創造的氛圍,「我們在這裡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展示作品,不需要另外去藝廊,而且有很多展覽,我和其他工藝師也經常合作。」除了工藝師會共同籌畫展覽之外,巴黎市政府和手工業推廣協會(Societe d’Encouragement aux Metiers d’Art, SEMA)也不時會合辦活動,軟硬體相輔相成,延續傳統產業的生命。

木匠史雷莫以前就住在舊鐵道附近,他回憶鐵道荒廢期間,拱橋上方禁止民眾進入,人行道也不存在,房屋老舊,四周環境雜亂無章,還有毒品問題,當時東區發展遠遠不如西區。藝術棧道整建之後,「現在東區比較舒適,因為多元又充滿活力,西區反而停滯不前。」史雷莫肯定說道。根據《費加洛》(Figaro)雜誌曾做過的一項調查,大約七成五的居民認為藝術棧道是十二區最舒適的地方。

史雷莫接下父親一九七○年代創建的家具裝潢設計工作坊,自一九九五年起進駐藝術棧道。「藝術棧道百分之八十的空間保留給手工藝創作者,百分之二十才給餐飲業者。進駐之前,我必須提出很多申請資料,證明自己不是一般商家。」

SEMAEST總經理德利(Didier Dely)坦言:「其實早年也有考慮過拆除拱橋,改建成一般商家或住宅。」不過地方民眾和文化團體卻對這座從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屹立至今的歷史建築,抱有緬懷之情,最後基於都市紋理一致性等原因,決定保留和整修,並轉型為手工藝工作坊,「因為手工藝曾經是這裡的在地文化,也是法國傳統的知識技術。」德利說。

穿越一道拱門和小徑,來到平行於藝術棧道所在的多梅尼爾大道(Avenue Daumesnil)、分隔第十一和十二區的聖安托萬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Antoine),街道兩側現多為餐館、商店和電影院。其實自十七世紀起至約莫二、三十年前,各種類型的手工藝工作坊曾散落於這一帶的巷弄街角,其中又以木製產品為大宗,連帶與之共生的材料供應商,讓十一和十二區形成活絡的手工藝商圈。

瓦黑說:「在IKEA的時代來臨之前,若要買沙發,就會來聖安托萬市郊路。」隨著大型家具連鎖店的衝擊,加上巴士底車站改建成歌劇院後,促成聖安托萬市郊路的房價飆升,手工藝產業逐漸凋零,許多工作坊一一被住宅或商店取代。當聖安托萬市郊路見證了社會變遷,舊鐵道除了保存其建物本身之外,將其活化轉型成藝術棧道,就更具時代上的意義。

德利強調,藝術棧道不只是藝廊的概念,最關鍵的目的是保留法國傳統工藝技術,讓工藝師能在地創作,繼而將原本的空間裂痕縫合成珍貴的文化記憶,且為式微的手工業注入活水。由於主要對象是工藝師,藝術棧道工作坊的租金相對低廉,以我們拜訪的對象為例,平均六、七十坪左右的空間,包含夾層及地下室,月租金介於兩千三百和兩千八百歐元(約新台幣七萬七千至九萬九千元)之間。

同樣的面積,在巴黎市其他地方起碼要七、八千歐元,多數工藝師對工作坊的性價比皆表示滿意。扇子工藝師勒冠一年多前在十一區租了一間工作室,他認為這個區域是設置工作坊的理想地點,因為材料供應商都在附近,而為了享受寬敞空間,並提高能見度,未來他也想進駐藝術棧道。

根據德利的說法,一旦有工作坊空出,就會開放申請,並由區長、市府代表、手工藝術家協會和SEMAEST依據藝術家的類型等標準共同達成協議。而工作坊租金之所以能低於市價,是因為藝術棧道屬於政府資產委外經營,SEMAEST僅需繳交固定權利金給政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巴黎Paris小檔案】

  • 建城年代:公元358年
  • 區域面積:17,174平方公里(市中心2,845平方公里)
  • 人口:12,292,895人(市中心10,516,110人)
  • 人口密度:715人/平方公里(市中心3,696人/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法國北部巴黎盆地中央。狹義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牆內的20個區,其中高所得的居民多集中於西部地區,低收入移民多居住在東部及北部地區。
  • 產業:觀光業為主,另是電子、汽車、航空業等二級產業中心。
  • 交通:14條地鐵線為主,全長214公里。2007年設置密集的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
  • 族群:是歐洲最大的多元文化區域之一。超過五分之一人口出生於法國境外。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巴黎 Paris大事記】

  • 公元前4200年:考古顯示此時已有人類居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358年:羅馬人在此建造宮殿,是巴黎建城的開始。
  • 11世紀:腓力二世建設首座環繞巴黎的城牆、拓寬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噴泉、修建羅浮宮。
  • 16至17世紀: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此時巴黎環境髒亂,街道狹窄,鼠疫為患。
  • 1852-1870年:都市規畫師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ene Haussmann)受拿破崙三世重用,將巴黎打造成現代化城市,傳染病絕跡、新建築也更美觀,奠定今日巴黎市中心的建築風格與街道型態。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破壞不算嚴重,藝術文化社群在此生根發展。
  • 二戰後:巴黎繼續向四周擴張。
  • 1970年代起:停止盲目擴張,改為發展郊區衛星城。失業者與外來移民問題引起社會關注。
  • 1980年代起:巴黎市議會通過「巴黎東區發展計畫」,對發展較落後的東區進行整體規畫。
  • 1989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城。
  • 2014年:獲選為青年人最宜居城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穿越巴黎東區的舊鐵道 ↑ 穿越巴黎東區的舊鐵道,在火車停駛後重建成步道,兩側住宅也順其紋理而生,形成新的都市印記。
藝術棧道 ↑ 巴黎東邊十一和十二區曾是手工藝師聚集的地區,藝術棧道讓式微的手工藝產業有了新的歸宿。
聖母院 ↑ 聖母院的修繕工作被視為古蹟保護運動濫觴。
市立殯儀館 ↑ 藝文展演中心104前身是成立於十九世紀的市立殯儀館,二十一世紀初進行修復改造,如今經常舉辦各式藝術表演。
老屋活化 ↑ 德拉諾埃等人占據一間巴黎空屋,改造成藝術工作坊,吸引遊客參觀互動,成為老屋活化的另類想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