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北的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近年來成為臺北的旅客必遊的景點,在老舊的空間中,有著新奇的商店,有著美味的餐廳,在一片復古熱裡,國內外遊客如織!表面上是如此,但最近卻因「假文創,真圖利」的事實,而引起熱烈的討論。《經典》曾在年前的【空間記憶】專題裡分別討論過這兩處硬體設施,對於園區的保留,我們是持肯定的態度,歷史空間能被正視,代表著這塊土地的人們開始注意到歷史的記憶留存,才是進步到未來的一個奠基,「沒有過去,就看不到未來!」立法留存,並創新機,本是美事一樁。但一段時間的經營迄今,卻因為租金過高,真正得受政府與民間細心呵護的藝文團體或個體,面對高昂的租金無法也無能進入,反而成了餐廳與大型企業的舞台,文創園區成了用人民公帑來建構的一個大型商場。怪不得從起初參與保留歷史空間的學者團體,對現狀的經營都不免搖頭嘆息!

何者為文化創意,文創是否能轉為商機?這個命題是對也是錯,文化是要慢慢札根,是要一種氛圍來瀰漫來浸淫,是一種大型的基礎工程!創意是文化活動中的一環,要將文化轉為商機,並不是有硬體就行得來的,需要的是更多的軟體,還有孵育的時間!

【想望家園】是《經典》嘗試以全世界為本,採擷取經,讓臺灣能在思維如軟體與建設如硬體上,能打造出真正的想望家園來,也是希望永續臺灣的一個企圖!本期的〈從巴黎東區看閒置空間的活化〉採訪的正是享譽全世界的文化之都──巴黎,在一度破舊的東十二區,政府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將原破敗的鐵道拱橋修成結合綠蔭的藝術棧道,以工作坊之名讓精通工藝之業者以不到市價三分之一的租金進駐,不同類型的工作坊成為一個聚落,除了延續傳統產業外,工藝師更能在地創作,也成為觀光的另一焦點,更重要的是成為匯聚文化巴黎的一股活水!以巴黎來看臺北,不由得說,我們真的不懂文化,文化大國都深知,硬體與軟體能相互配合才能維持優勢,更知藝文得細心呵護,小心栽培,才是國家軟實力之要件,我們僅求眼前短利的實質,將文創當成投機的創投,卻仍硬要披上文化創意的大衣,於是兩者都不能兼得,兩頭皆空!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