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記憶】從黑水溝到綠河廊 新莊中港大排的蛻變與前瞻

撰文/林佳禾(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氣團來訪的星期天早晨,大多數人還躲在被窩裡,但新莊副都心重劃區的一窪水塘邊,氣氛已熱鬧得十分抗寒。一群新莊國中的學生,從學校步行來此進行校外教學。
水塘這一頭,兩個精力旺盛的小男生,扛起鋤頭,迫不急待要掘開剛從瓦盆倒扣出來的泥土,一位中年大哥在旁吆喝:「槓桿原理有沒有學過?這裡是支點……舉起來……敲下去……對!」

水塘那一頭,另一組學生則在年輕大姐帶領下,逐一認識周遭植物。「這是山鹽青,就是原住民過去使用的鹽巴,有沒有看到上面白白的?這就是鹽的結晶……」同學們接過果實,沾了沾表面的粉狀物,小心翼翼往嘴裡送,原本半信半疑的表情,瞬間轉為眉宇綻開的笑容,紛紛驚呼:「真的鹹鹹的欸!」

這裡是塭仔底溼地公園,以都市計畫的編訂標準來說,它只比一般鄰里公園大不到哪去,但位在以住商開發為主的重劃區上,卻是彌足珍貴的四處公園綠地之一。

自二○一○年開放以來,公園中央的人工溼地都由新莊社區大學的社團──新莊溼地志工服務隊──負責經營。服務隊現任隊長謝堂樹笑說:「叫溼地比較好聽啦!正確來說是『治洪池』,但地方上不喜歡這個名字,總覺得扯上淹水就會給人髒亂的印象。也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在這裡營造溼地生態和推廣環境教育,希望能扭轉觀念。」

不過,在這個大台北的指標開發區裡,為什麼會有治洪池呢?謝堂樹指了指水塘一角的連通口,「這裡跟公園旁的中港大排是相連的,如果大排集水箱涵的水位高度超過一點三公尺,水就會自動透過這條滯洪水道流進來,所以有排洪疏導的作用。」

提到了「中港大排」這個關鍵字,才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塭仔底溼地是這個新北市重要都市排水系統的一部分。

中港曾是水鄉米倉

現有居民超過四十萬的新莊,沿著大漢溪進入台北盆地後所形成的河灣凹岸,大致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新莊發展較早,是一般人熟悉的市區,又可以分成:南側,靠近大漢溪、新莊老街所在的興直地區;西側,與三重接攘、戰後成立工業區的頭前地區;以及北側,幅員較大、如今居住人口最多的中港地區。

始建於一九八○年代末的中港大排,得名自周邊的中港地區。它從中華路與自立街口開始,往北穿出新莊市區,流經中原路以北的副都心重劃區,穿過省道台一線,在五股工業區與貴子坑溪匯流,注入中山高速公路下的大窠溪,再輾轉流向二重疏洪道。

這條排水溝全長不到三公里,卻收納了新莊、泰山和五股地區範圍達到一千六百多公頃的逕流,對長年飽受水患之苦的中港地區來說,在暴雨來時,它必須有效發揮作用。正因如此,中港大排承載著新莊地區另類又深刻的地方記憶。

談到新莊的歷史,一般會先提到的是擁有慈祐宮、武聖廟、廣福宮、大眾廟等重要宗教與民俗文化資產的新莊「廟街」,也就是所謂的新莊老街。

從老街展開的新莊故事,通常會這麼說:取「新興的街庄」之意得名的新莊,在清乾隆嘉慶年間(十八世紀中至十九世紀初)已是一處千帆林立、熙來攘往的商港,是台北最早成形的市街之一。後來,因為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淤積與移民械鬥頻仍,新莊市街的商貿地位逐漸被淡水河右岸的艋舺取代,也造成如今人們只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卻很少知道「一府、二鹿、三新莊」的排行。

然而,十八世紀漢人來到新莊,主要是為了農業拓墾,以供給長期缺糧的中國東南地區;市街上的商貿活動,主要是輸出本地生產的米糧並輸入外地製造的日用品。換句話說,大嵙崁溪畔的新莊市街,若沒有背後新莊平原的農業活動做倚靠,很難有發展的基礎。

新莊平原地勢低,乍看並不傍水的中港地區,之所以名曰「港」,說明了環境曾有過明顯變遷。「早期漢人稱『河溝』為『港』。」在新莊社大開課,帶領學員觀察都市紋理、蒐集在地故事的文史工作者陳健一指出:「從清代的地圖來看,當時從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經過關渡,另有水路可換乘小船直達這一帶。」

陳健一口中的「河溝」,是如今在二重疏洪道北口注入淡水河的塭子川的一部分。由於流經之處大多是低地,三百多年來塭子川的水文迭有變化,能行船的景象早已不復見,但這一帶叫得出名字的幾個老庄頭,從中港厝(今中港里一帶)、舊塭(今副都心重劃區一帶)到新塭(今五股工業區一帶),沿河溝呈線狀分布,仍是清晰的歷史痕跡。

老庄頭四周,大致上都是農田。為了發展稻作、提高生產力,漢人在十八世紀中即大舉開鑿以永安陂(又稱張厝圳)、萬安陂(又稱劉厝圳)等水圳,水源接引自水量較大的大嵙崁溪,圳道沿著新莊市街背側開過,再闢支線脈狀延伸到平原上,使得中港地區的地貌逐漸水田化。

十九世紀後,新莊市街地位衰落,但漢人在平原上奠定的農業基礎紮實,因此,即使到了日治時期,整合大小圳道的「後村圳」仍是台北盆地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圳系統,這裡也還是北台灣數一數二的米倉。

不過,在這片天然與人工水路交錯的低窪平原上,排水始終是一大難題,每遇暴雨洪流,便易成災。攤開一九三四年的〈新莊郡大觀〉,除了老市街有明顯的街道格局,平原上大多仍是阡陌交錯、流水縱橫,只零星分布著少數散村。根據一九四二年的戶口統計,身為郡役所在的新莊街(今新莊、泰山和五股)才只有二萬人口,已不及鄰近的鷺洲庄(今三重、蘆洲),更別提一水之隔的台北市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塭仔底溼地公園 ↑ 塭仔底溼地公園位於「新莊副都心」一片新建案開發之中,保留了當地低窪滯洪區的地理特色遺緒。
水岸第一排 ↑ 隨著中港大排河廊改造計畫完成,原本面對髒臭水溝且遇大雨颱風就淹水的中港地區,搖身一變成為新莊「水岸第一排」的招牌綠帶。
工人寮房改為寺廟的樓房 ↑ 新莊地區發展歷史悠久,保留許多不同時代的遺跡。在新莊街的尋常民居巷弄中,可見從清朝碼頭工人寮房改為寺廟的樓房。
新月橋 ↑ 大漢溪上襯著夕陽的新月橋,雖然吸引許多遊客,但也引人反思大型建設與在地文化記憶的延續如何並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