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家園】檳城海角 喬治市老城發展的昔與今

撰文/林佳禾(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晚近七點,斜下的夕陽打在武帝廟突出的火字型山牆上,光線中透著一股藍,整日的悶熱,到此刻終於換上些許涼意,這是一天之中探訪喬治市(George Town)老城之美的最佳時間。「King Street這段路上,接連聚集了很多華人會館、廟宇和宗祠,密度之高,全世界大概只有越南會安比得上。」在地深耕古蹟修復與文化保存的陳耀威建築師,如同細數珍愛的私房寶貝般,正為我們解譯著街道上豐富的文化符碼。

我們佇足在King Street與China Street的路口,陳耀威指出:「這一帶是喬治市最早發展的地方,依當初英國人規畫的格子狀街坊,這兩條路就是典型市鎮中心的十字大街。」有趣的是,南北向的King Street,北側對著一七八六年東印度公司萊特(Francis Light)船長登陸後建立的康華利斯堡(Fort Cornwallis),而東西向的China Street,西端正是十九世紀以來華人信仰中心的觀音亭。

活著的多元文化遺產

陳耀威分析:「原本西方人的城市軸線,遇上華人聚居,巧妙地翻轉了九十度。」這些小細節,從路牌上也可以看出端倪:King Street在華語中改叫「大伯公街」,China Street則搖身一變成了「大街」──路名,鮮活地表現了不同族群對這座城市各自的認知圖像。

更典型的例子,是橫亙在觀音亭前的另一條主要街道。它最初的英文名字Pitt Street,由萊特船長取自當時的英國首相之名;老一輩的華人叫它「椰腳街」,因為街尾種植了成排的椰子樹;而如今官方的馬來文路名,則是以街上的甲必單吉寧清真寺命名為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甚至,因為這條不到一公里的街道上,竟然並存著基督新教教堂、華人廟宇、印度教神廟、印度清真寺和馬來清真寺等不同族群的宗教空間,近年來它還被取了一個堂皇的別稱,叫做「和諧街」(Street of Harmony)。

這種多元文化緊湊疊加在一起的風貌,正是檳城(Pinang)因位處東西方貿易交流的重要節點、融合多種族移民的文化內涵,所發展出來的最大特色。這也是為什麼,嚴格說來「只」有兩百多年歷史、完全是由殖民開拓出來的喬治市,能在二○○八年以「馬六甲海峽的歷史城市」之名,與馬來半島南方的馬六甲(Melaka)聯名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殊榮。

如今做為馬來西亞聯邦十三州之一的檳城,曾是英國在遠東最早的「自由港」,其中位於檳榔嶼東北角、被暱稱為「丹絨」(Tanjung, 即「海角」之意)的喬治市,則是最早開發的核心城鎮。因為殖民政府鼓勵移民,這裡的族群組成特別複雜,其中華人──包括在馬來亞紮根已久的土生華人(Peranakan, 即所謂的「峇峇娘惹」)以及從中國閩粵一帶被發展機會吸引前來的「新客」移民,在城市發展上占據了格外明顯的位置。因此,如今在喬治市,除了殖民時期留下的洋式建築、各族群的宗教與公共場所,建於不同時期、格局容或類似、細節卻又富有差異的華人店屋(shophouse),是最尋常的市區風景。

據陳耀威推估,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七○年代末,喬治市曾建有的店屋建築應該高達七千棟左右;而到了二○一二年,根據官方調查,仍然有五千多棟保留下來。除了老房子還在,上千家傳統商販行業、技術工匠和文藝工作者,也仍然存在於老城之中,服務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除了多元族群之外,有形的古蹟建築結合無形的文化資產,也是喬治市申遺的主打亮點。豐富且有厚度的常民文化,讓它常被讚揚是一處「活著的文化遺產」。

新時空裡遇見老生活

因此,走在喬治市的大街小巷上,時不時會掉進彷似時光靜止的生活場景。我們因為身體微恙,透過在地人引介尋往一家位於鬧市、乍看像是雜貨舖子的「平民藥行」,就是一例。

走近,只見滿舖堆滿了東西,放眼所及有一些中藥乾料、一些西洋成藥,但更多是堆疊掛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瓶罐箱袋,若非窄小的走道底已坐著兩位上門求診的「安娣」(auntie),實在沒把握找對了地方。不一會兒,一位「安哥」(uncle)從舖子後頭摸了出來,手上捧著兩碗煎藥,用潮洲話交待幾句,安娣們喝了藥心滿意足地離開。安哥一轉身,立刻讓人注意到他的笑臉迎人,以及身上搶眼的繡花絲質襯衫。他問過狀況,從一旁藥櫃俐落地撿好了藥,順口問起我們從哪裡來,一聽說是台灣,笑得更開了:「喔,姚蘇蓉!」高興得像是當場就要舞了起來。

事實上,像這樣營業了幾十年、風格卻如一日的老舖子,如今在喬治市雖然正在減少,但仍不算罕見。走進小印度,成排的沙麗商店之間,夾著一間用華文書寫招牌的手工牌匾店。年逾七十的郭老師傅,打從十六歲起跟著父親學藝,是這家百年老舖的第三代傳人了。說是店舖,其實這裡只佔了店屋第一進的空間,更像是老師傅的個人工作室,檯面上橫放著正才開始描底的木料,筆刷、漆料、刻刀等工具錯落地躺在伸手可及的位置,旁邊一處小小的牆面上貼滿了剪報、照片和獎狀。郭老師傅是得過獎、受過表揚的國寶級工藝匠師,但在這個年輕師傅多半開始發展多樣化服務的年代,他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堅持只製作廟宇、廳堂上的大型傳統牌匾。

雖然是三代老店,但舖面仍是租的,廳屏後面另外住著別戶人家,而舖面也還隔出了一小片空間,我們後來又經過,才發現原來那是另一家晚上才營業的印度餐飲檔口。不同的族群、混合的使用,喬治市華人店屋裡的市井生活,就是這樣充分運用每一寸空間分割、組合,超越單一族群的生活文化,在兩個世紀之間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空間模式。然而,深溯歷史,這樣的老城風貌之所以能保存相對完好,其實「得力」於一段困頓與危機所架構的因緣。

由於殖民開拓的背景,喬治市老城區的房產相對集中在早期移民手上,尤其是幾大華人姓氏「公司」(Kongsi,一種互助扶持、財產共管的社團組織)或各族群的宗教與親族團體。因此,大多數老城居民其實都是租戶。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喬治市George Town小檔案】

  • 建城年代:1786年
  • 區域面積:121平方公里(檳城州1048平方公里)
  • 人口:50,8181人(檳城州1,561,383人)
  • 人口密度:4,200人/平方公里(檳城州1,450人/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位於馬來半島西北部、全馬第四大島檳榔嶼的東北海角一隅,為檳城州首府,隔檳威海峽與半島相望,扼馬六甲海峽北部咽喉位置。
  • 產業:以貿易轉口開始發達,一九七○年代後檳城積極發展製造業,電子業國際大廠雲集,旅遊業也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 交通:早年以渡輪為主,一九八五年檳威大橋啟用,有了直接與半島連接的陸上交通方式。
  • 民族:馬來人41.6%、華人40.9%、印度人9.7%(2010年統計)。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無形文化資產 ↑ 不管是手工木雕師傅或傳統建築工班,這些在喬治市仍然活躍的無形文化資產,都是讓檳城最大的華人宗祠龍山堂邱公司等重要古蹟能保持盈態的最大靠山。
娘惹傳統服飾 ↑ 土生華人的娘惹傳統服飾,經改良後成為流行的文化符號,與古蹟共同綻放,成為新舊交融時代變遷的典型表現。
世遺保護區周邊交通流量大 ↑ 世遺保護區周邊交通流量很大,如何透過有效的規畫疏導車潮,是經營管理的一大挑戰。
鏡像喬治市 ↑ 「鏡像喬治市」系列作品爆紅,成為觀光人潮的大磁鐵,也讓古城街頭變成藝術家的大畫布。
姓氏橋 ↑ 姓氏橋是早年海上貨貿接駁留下的水上聚落,對申遺貢獻卓著,但如今環境也在快速變化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Conan Yang 說:

    古厝中的實習生:檳城,文化資產與現代化的拉鋸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314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