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國度】石滬內的世界 澎湖吉貝嶼探潛

撰文‧攝影/王汶松

在吉貝嶼朝北方望去,潮間帶附近的海水清澈的,隨著光影隱約出現了一片片的珊瑚礁和穿梭其間的魚群,退潮時一道道的滬堤,依序露在海面上。一次又一次的漲潮、退潮,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形成了無數的白沙洲。沙洲的面積不停地在改變,竟然擴大到把石滬都淹沒了一段。遠方薄霧中黑白相間的目斗嶼燈塔,百年來守護著大海的子民。

幸好行前知道吉貝嶼並沒有休閒潛水服務中心,所以我們先在馬公市區打點好潛水所需的裝備和最沉重的氣瓶。吉貝嶼全島面積約三點一平方公里,是澎湖北海最大的島嶼,聯絡往返的是赤崁碼頭,這碼頭串連起各島嶼之間的交通。長長的樓梯連接了路面和碼頭,我們就這樣一趟又一趟,把氣瓶、潛水裝備與攝影器材搬上快艇,往吉貝出發。

我站在船邊探頭往下看,赫然發現海面下的珊瑚礁竟如此清楚,原來這裡的許多海域並不算深,海上一根根的木樁和偶爾出現的小燈塔組成了一條安全水道,使船隻得以航行在這暗礁四伏的特殊海域上。

快艇突然地減速引起了我的好奇,觀望之下,原來是右前方有一艘緩緩前行的小漁船,船長為了避免浪花造成小漁船劇烈搖晃因而減速前進。這也讓我能夠以較近的距離,看到那穿著短褲加白色汗衫、還有那滿布皺紋的黝黑臉孔的老船長。沒錯,他看來就像是民歌傳唱中的老船長。減速的快艇直到超過小漁船有一段距離之後,才又加速前進,這就是航海的禮讓與風度吧。

船隻來到了吉貝,碼頭依然是那麼高,幸好兩位海巡弟兄幫忙,協助我們搬運裝備,讓我們輕鬆許多。此時正值退潮,漁港內的水幾乎都退乾了,小漁船東倒西歪地躺在見底的漁港內,這景象實在有趣。有經驗的船長會把綁船隻的繩子留得長些,否則一旦水退去,船隻就會不穩,對船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而這潮差加上淺灘,也是造就出澎湖海域石滬發達的最大原因。

石滬是一種修建在潮差區,也就是潮間帶的傳統捕魚裝置,以堆疊的石塊圍成一個區域,好讓魚群順著海流游入卻無法游出的捕撈方法。

所有的石滬必須依照當地地形、潮流、風浪等海洋環境,及根據洄游性魚類的特殊習性來修築,才能達到良好的集魚效果,方能收集到最多的洄游性魚類。所以每一口石滬的造型、滬口方位、伸腳的長度和幅度、滬堤的寬窄高低和整體比例也都要因地制宜,著實是一門精深的學問。

由於石滬的利用受到海洋環境的影響甚大,而幅員遼闊的潮間帶則是最基本的設立條件之一,所以並不是靠海的區域都可以發展石滬漁業。目前已知有石滬的地方多在台灣、日本,以及太平洋上的珊瑚島嶼等地,澎湖更是擁有最多石滬的地區,約有五百八十多口,其中約有八十多個位在吉貝嶼海域,是澎湖群島內石滬密度最高的地方。

對於石滬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較完整的文字記載則始於日治時代。石滬的建造背景,是因為冬天的澎湖海域風浪大,無法出海捕魚,所以建造石滬以便在冬天依然能有漁獲。

建造石滬非常費時費力,勢必需要多人合力方能完成。在早期以人力為主的時代,蒐集石塊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澎湖的冬季水溫低且風浪強勁而無法填滬。

這項技術也得利用當地耆老說的「流時」,也就是退潮時才能進行。若是在水深的區域填造,則必須運用到潛水的技術,難度較高,因此所花的時間也較長,大致說來,建造一座石滬往往需要數年至數十年的時間。

為了因應海水的沖刷,建造石滬的石材必須要有質量沉重、質地堅硬的特性,以澎湖地區來說,當地的玄武岩便是絕佳的素材,至於質輕的石,也就是珊瑚骨骼,僅能用來填補縫隙,而且在挑選時必須選用成團塊狀的微孔珊瑚(Porites sp.)才合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傳統捕魚工藝——石滬】

澎湖常見的石滬多以玄武岩與石砌建而成,包含滬房、伸腳、滬灣、滬門、陸連等部位。石滬的功能,在於利用潮差捕魚:漲潮時,魚群隨海水經滬門游入滬房;退潮時,海水從石塊縫隙消退,魚群因而困於滬房,漁民再適時進入滬房輕鬆撈捕漁獲(下圖)。(繪圖/陳正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軸孔珊瑚 ↑ 白化後的美麗軸孔珊瑚,表面長出橘黃色的新珊瑚,此種珊瑚的頂端都很整齊,是因為受到海水退潮時的高度限制而抑制了珊瑚的生長。
雀屏珊瑚 ↑ 生長在柱狀雀屏珊瑚(Pavona clavus) 上頭的是美麗軸孔珊瑚。兩種不同種類的珊瑚夾雜生長在一起,更豐富了石滬內的生態。
薯鰻 ↑ 地域性強的薯鰻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及岩礁,幼魚身上的斑點數量隨成長而日漸增加。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liting 說:

    讓現代人看見老祖宗的智慧
    很棒的撰寫專題
    也讓我看見身為台灣寶島上一員的驕傲
    我們這麼美麗的自然環境,衣錠要呼籲大眾一同珍惜!
    感謝這群默默筆耕者 記錄台灣也見證生命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