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亞洲】美麗新世界的背後 新加坡的驕傲與焦慮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執行主編)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著從印尼運過來的白沙,渡假小島聖淘沙的人工沙灘出現這樣一幅奇妙的景致,前面是碧海椰林浪漫的渡假風情,背景則是孜孜營營的工作拖吊機、大型貨輪。新加坡許多的成就都是自「無」中生「有」。

在有限的土地與資源上,發展出平均個人國內生產毛額兩萬三千美金(二○○○年統計),幾乎是是鄰國馬來西亞的七倍、印尼的二十五倍。亮眼的經濟成就,是新加坡人傲視亞洲的一張王牌。

在一場「新加坡人驕傲嗎?」的公共論壇中,新加坡內部開始出現了自省的聲音。引發這場討論的導火線,源自中國駐新加坡前大使陳寶鎏的一場勸請新加坡人丟掉傲氣、停止抱著高人一等的心態與中國人打交道的公開演講。

爭氣的亞洲小巨人

有人指出新加坡的建國歷史相當短,在建立國民意識的過程中,認同的方式往往源自一種自豪感,新加坡人的驕傲,可能是由於井底之蛙的無知;也有人認為新加坡人的傲慢是多層面的,包括無心、自卑與天真。「一味的炫耀穩定政府的成績,將導致新加坡人沒有危機意識。」被人形容為「新加坡叛逆的兒子」、環保意識強烈的建築家鄭慶順,認為新加坡雖小,但是思想是沒有界限的,心眼小才是最大的問題。

一九六五年之前的新加坡,本來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原本也期許自己成為馬來半島上的「紐約市」。怎奈政治傾軋,因為與馬國執政黨政治理念的不同,加上一九六四年發生華巫種族衝突的「五一三事件」,被迫與幅員廣大、資源豐富的馬來西亞分家,當時宣布這項消息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眼眶裏含著的是堅毅與無奈的淚水。

新加坡國土僅六百多平方公里、不適農耕、毫無礦產的沼澤地帶,分家初時並不被看好,甚至被仍留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寄予同情的眼光。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新加坡在數十年後快速崛起,將一塊不起眼的彈丸之地,發展成舉世矚目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雖然星馬兩國看似一刀兩斷、割席而治,但滿載蔬果農作民生物資的貨車,每天仍自馬國穿過柔佛海峽(Strait of Johor)、奔馳在長堤上,供應著腹地窄小、無農耕稻作的小老弟。相較於凌晨物資無聲地流動,每天上下班尖峰時間,長堤上數量驚人的摩托車陣,如同螞蟻雄兵般千軍萬馬地朝著新加坡市區挺進,那股喧嘩、忙亂以及令人窒息的擁擠場面,「驚人的壯觀!」親歷車陣獵影的蕭耀華這樣形容著。

空氣中瀰漫的除了排氣管傾洩而出的廢氣之外,卻談不上生命力,或許說「瀰漫著一股怨氣」會來得比較恰當,這股怨氣主要來自長堤兩岸不對等的經濟地位。經常往來新馬兩地的旅遊業者邱中仁告訴我們:「馬幣與新幣的匯兌原本為一比一,隨著新加坡的經濟躍進,彼此的差距越拉越大,今天的新幣一元已經可兌二點二馬幣,新山也因為最靠近新加坡,物價被拉抬成為馬國第一。」

新柔長堤被稱為維繫兩岸的臍帶,位於邊界的新山市(Johor Bahru)更成為星、馬關係最敏感的前哨站。馬來西亞人每天由此地出發,通過關卡、闖進車陣、「出國」淘金;相對於馬國人民汲於填補新加坡工廠的勞動隊伍,新加坡人則選擇在週五,花四十五分鐘過橋來到新山大肆購物、消費娛樂,度一個最划算的週末假期。

新加坡幣值的強勢走向、兩國經濟條件的懸殊,年少得志的新加坡不經意流露出的優越感及暴發戶心態,讓馬國人民深惡痛絕。在一本探討新加坡與新山之間的《新新關係》一書中,甚至還列舉了十大辨認新加坡人的方法:亂闖紅燈超速、樣子看上去很『好練』(愛炫耀)的人、一邊買東西還一邊猛喊『好便宜』、滿口ABC 以及大批購買食用油、衛生紙、尿片的購物狂……

星馬的歷史恩仇

星、馬兩國既像兄弟一樣相鄰、相親,又不時翻舊帳地爭吵,懸殊的資源分配、落差驚人的成果表現,都是星、馬兩兄弟無法長期關係和諧的原因。

身為東南亞領土最小的國家,即便境內有十一個蓄水池,新加坡人喝的水仍有二分之一來自馬來西亞。瞭解島國窘境的新加坡政府,因此未雨綢繆致力於供水的自給自足,包括擴大集水區、生產新生水以及進行海水淡化。早在一九七○年代,就開始研發再生水的技術,並在二○○二年新加坡國慶日當天釋出六萬瓶新生水試飲,正式宣布研發成功。

進入位於市郊新生水廠的旅客中心,解說人員正以自信風趣的語氣,向來此地校外教學的三年級學童介紹「食用水的間接水供」(IPU,Indirect Portable water Use)──以過濾、逆滲透、紫外線消毒的四個階段處理過程。目前的研發的新生水大多用在工業用途,高度純淨的水質可直接用在晶圓片廠的工業上。

一個半小時免費參觀的行程後,每位參觀者都獲贈一罐寶特瓶裝的再生水,打開瓶口輕嚐,除少了瓶裝礦泉水的甜味,口感並無二樣。喝下這一口由污水處理而成的新生水,除了充滿人定勝天的驚奇,更多的是對新加坡政府的信心與肯定。

星、馬簽署的兩份水供協定分別在二○一一年和二○六一年到期,目前的水價是每千加侖馬幣三分(馬幣與新台幣的匯率為一比十)。馬國提出香港向中國大陸購水的價格(每千加侖馬幣八元)遠高過新加坡向馬國購買的水價,但新加坡政府則駁斥彼此在建造水供基礎建設,與維持與運作的成本基礎並不相同,光以價格來比較有失公允,雙方議價的結果落差懸殊。

馬國認為新加坡政府一向是多疑與謹慎,新加坡則認為馬國政府反覆無常,雙方各說各話,互指對方不講道理,糾纏的關係真讓人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兩邊的大家長時有齟齬,吵架成為兩國主要的溝通方式,談判總是以互有進退的協調,反覆地你輸一點、我贏一點,雙邊問題配套談判。

除了水供問題被吵得沸沸揚揚,另外,位於新加坡境內南端的馬來西亞丹戎巴葛車站,也是過往歷史留下來相當怪異的遺物。你能想像在新加坡國內,還未出境就已經站在別人的領土上了嗎?

一九三○年,英國政府為馬來西亞所興建的這一座古典式樣的火車站,因為星馬於一九六五年分家,兩造關係嘎然而止,身在星國、卻實屬馬國的火車站成了一項棘手的問題。於是,由南綿延至北,長約二十公里的馬來西亞鐵道,成為新加坡境內一項相當奇特的景象。星馬之間的相互倚賴與彼此嫌惡,關係微妙起落。「每當雙方大家長不對頭、鬧意見時,進入上述地點也顯得特別緊張。」於新山置屋、在新加坡工作的莫炳燊這樣告訴我們。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新加坡小檔案】

聖淘沙 ↑ 南端的聖淘沙是主要的度假勝地,發達的觀光業為新加坡第四大經濟營收來源,而僅在咫尺的海運貨輪,同樣地也為新加坡的國庫做出卓越的貢獻。
新柔長堤 ↑ 短短一公里的新柔長堤聯繫著星馬兩國。夜幕低垂,長堤上面臨另一次交通高峰。右側為與長堤平行的火車鐵軌,及三條主要的供水水管,無聲地言明了兩國休戚與共的競合關係。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