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實相】打開關懷的大門 加州慈濟人與墨裔農工


圖中來自墨西哥的農工正準備將割下的蔬菜
運往工廠做進一步的處理,以便銷往全美與全球
這群在美國加州辛勤工作的農工們
隨著蔬果的過程而遷徒,終年揮汗彎腰摘剪
換來人們餐桌上的鮮美
而為了養活一家人,他們願意接受任何工作
但若生了病想要就醫,卻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撰文/李委煌
攝影/顏霖沼

熱午後,海羅尼莫(Jeronimo)隱沒在一批頭戴布巾、帽子的勞工群中,賣力地在農場裏割採著芥藍菜;他右手抓著小刀,俐落地將菜割下後,再技巧性地側壓於左大腿,待堆滿一大把後,便置放入紙箱內,等待送往工廠處理。

十分鐘休息時間到了,偌大的農場根本無處可供遮蔭,他與大夥兒便倚著一輛汽車蹲坐著,玩起了撲克牌遊戲,那幾乎是他們工作時的唯一放鬆。依當地勞工法規定,每工作四個小時,至少需有十分鐘休息;很難想像,這批農業工人們就這麼頂著豔陽,每天彎腰千次以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同樣的割菜動作。

採收蔬果的廉價勞工

唇上蓄有兩撇翹鬍子的海羅尼莫,一襲牛仔裝、一雙大靴子,帥氣的他看不出已有五十八歲了,三十七年前自墨西哥來到美國加州時,不過是個二十一歲的小夥子。

已六年未曾回墨國的他,幾乎已將太太與八個小孩拋棄了,雖然沒有回家,但他日前仍將薪水一半寄回墨西哥。海羅尼莫在這個農場已經工作十幾年了,以前他與許多農工一樣,總隨著蔬果產季變化而在各地農場打工,過著游牧民族般的生活。

走進美國加州超市,隨意挑一盒草莓,可能美金二塊錢有找;再翻翻新鮮蔬菜,一磅價格亦不過幾毛錢,而這些鮮美便宜的蔬果,便是來自這群像海羅尼莫般離鄉背景,為自己、為家人謀求更好生活的墨裔農工。

不像棉花可藉機器採收,蔬菜、水果的收成需要密集的勞力,全美境內像這樣的農工共有數百萬人,因為美國農業發展需要他們,只是,大半的農工都屬非法入境。在美國人力成本高,且多數人都不願從事勞動粗鄙的工作,因此,大量來自墨西哥、中南美洲的「廉價勞工」,就成了美國蔬果採收必要的勞動人口。

位於洛杉磯市以東約二個半小時車程的聖泊納汀諾(San Bernardino),是加州境內的農業大縣,這裏有一座以栽植中國蔬菜為主的「幸運農場」,主人蓋瑞(Gary)與史蒂芬妮(Stephanie)二十年前便跟著父母來到美國;目前他們的農場蔬菜行銷全美、加拿大與歐洲。

由於農場工人多半來自墨西哥,因此從小在農場長大的蓋瑞與史蒂芬妮,對於這群墨裔農工的生活、文化與價值觀,可說是相當熟悉。蓋瑞說,過去偷渡者從墨國進入美國,約需仲介費三百五十美元,二年前則漲了一倍,約七百美元;現在抓得嚴了,許多人都改從髒污的排水道或危險的沙漠進入美國,行情又翻了一倍,約需一千五百美元。

在非農作物收成季節時,許多農場都關起門來,但幸運農場的蔬菜屬全年性生產,農工們工作穩定,無須再四處遷徙,許多工人因此在這兒已待了十多年。

來美十六年的古貝爾迪諾(Cupertino)在幸運農場工作已十一年了,來自墨西哥的他,與太太、兒子、女兒、女婿五人,就住在幸運農場旁的拖車裏。長型拖車裏,用布縵隔出了客廳、房間與浴室,「客廳」地下還鋪了塊地毯,以區隔空間的功能。

為了圓夢付出慘痛代價

古貝爾迪諾十二歲的兒子馬爾塞里諾(Marcelino),十個月前才被接來美國,掀開滿是灰塵的塑膠套,是一套爸爸送他的電腦。過去古貝爾迪諾在墨國一天僅能賺六美元,相當於他現在一小時的工資;儘管在美國工作辛苦,但他認為很值得。

以這台電腦為例,原價是一千八百美元,但他在促銷時購買,只花了四百美元,比較起墨國一台電腦需二千三百美元,他認為只有醫生、律師這類有錢人才買得起;買電腦送兒子,是希望他能好好學習,不要像他一輩子做農工。

對於農工,若隨處問問美國人,會發覺多數人對這群所謂的「遷徙農工」並沒太多概念;然而,這批對美國農業貢獻極大的人,卻是境內最弱勢的一個族群,大家享用他們的辛勞,卻根本不記得他們。

美國勞工最低薪資是每小時六點七五美元,即使是非法農工,每小時也有美金六元左右,一天工作十個小時,就有薪資六十美元,這甚至是他們在墨西哥打工一個月的收入。

「在墨西哥,孩子們十二、三歲就會開始想來美國了……」一位墨裔農工說,只要開始有思考能力,年輕人就會編織起美國夢了。因為從美國返鄉的人總是說美國好,大家穿新衣、開好車,就像天堂一般……。而相較起墨西哥,一般人無論如何辛勤工作,也買不起一雙鞋子。

為了壓低人力成本,許多美國企業不得不非法雇用這批廉價勞工,雖然美國移民政策日益嚴格,不過在權衡市場需求與法令規定下,多半仍是睜隻眼閉隻眼;然而,非法偷渡之路,卻也充滿了危險與艱辛。

據統計,美墨邊境長達三千二百公里,每年至少有一百五十萬墨裔非法移民在邊境被逮捕,其中亦不乏有人在偷渡中喪生。由於美國在邊境不斷修築高牆並加強警戒,偷渡客只好另尋越界新路線,但那些地方多半是人跡罕至、高溫缺水、毒蟲肆虐的荒漠地帶;去年五月,在與墨國接壤的亞利桑那州(Arizona)沙漠裏,就曾發現十四具墨國非法移民的屍體。

慈濟加州志工展開義診

且不管住房、工作危害、子女教育等較複雜的問題,這些農工若生病時,可有能力就醫?即使在較大農場工作的合法農工,大概也只有雇主為其投保的勞工保險;至於更多的非法農工,恐怕連生病就醫的權利都沒有。

針對這群醫療上的弱勢族群,一群移民至美國加州的華人,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們是佛教慈濟基金會(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在加州的志工,這群志工在洛洛杉磯有一座慈善義診中心,它也是全美唯一由華人佛教組織創辦的免費醫療機構。九年來,他們結合各地醫護志工,義診足跡深入加州各地與鄰國墨西哥。

八年前,志工們因為慈善服務機緣,認識了幸運農場的蓋瑞、史蒂芬妮,以及為農工奔走的湯姆與莉莉等人;隨後,慈濟每年都在此地為農工舉辦義診。每年,古貝爾迪諾都會帶著家人前來就診,檢查牙齒、驗血、量血壓、檢測血糖等,幸好這麼多年來,古貝爾迪諾身體依舊硬朗,令他自己感到很放心。

後來,慈濟對農工義診,便沿著穿越加州中谷地區九十九號公路上的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佛瑞斯諾(Fresno)、莫德斯度 (Modesto)等農業重鎮北行;一身藍衣、白褲的志工服,引起各地方媒體的矚目。

由於農工是個頗為特殊的族群,一般人若想深入接觸,並不容易,除了農工本身不諳英語外,他們居無定所的游牧式生活,往往在一個農場待了二、三個月後便離開,很難持續追蹤記錄。另一方面,雇用非法農工是農場的普遍情形,因此雇主也不願多談,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由此可知,慈濟志工若想主動為這些農工義診,並不容易。

通常,慈濟與農工的接觸,都需要當地教會、社工人員的協助,透過他們的聯繫、介紹與宣導,一個外來的佛教慈善組織才可能被接納、信任,否則在他們流動的生活模式下,想將農工聚集起來進行義診,確實相當困難。

此外,由於許多農工都是非法移民,或本身並不識字,或無固定居所(許多人就住在樹林、橋下或拖車裏),所以若想請他們填寫表格、留下個人資料,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加上他們普遍戒心重,不願曝光,所以想要順利為農工進行義診,還有許多層面的問題有待克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maxco ↑ 柵欄將一座老舊的農工營分兩邊,兩個小孩盯著相機,久久不發一語;許多孩子跟著父母遷徙,游牧的生活型態就這樣代代相傳。
maxco ↑ 位於廢棄鐵道旁的奇馬拉農工營,以鐵絲網圍隔成一處獨立社區,儘管居住環境惡劣,然而對於必須四處遷徙的農工而言,有地方得以棲身即是福利。
maxco ↑ 彎腰、挑葉、割下後,再技巧地堆在大腿上,對農工來說,這個動作每天都要重複上千次。雖然這只是小動作,但由於牽涉到商機,因此農場中不允許外人隨便拍攝。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