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密碼】難行仍行 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畫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奶住在安養院時,有一天太陽很大,我們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她,想要到安養院對面的小公園曬太陽。出了門後,卻發現連騎樓都下不去,因為騎樓和人行道之間的落差很大,加上停滿了機車,輪椅根本過不去。最後我們又七手八腳,把奶奶送回安養中心看電視。我就在外面看著太陽,看著對面的公園,心中翻騰著一個疑惑:其實就只是一個過馬路的距離,為什麼會變得這麼遙遠?」

《單車好城市》一書作者林胤宏,頂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工程博士的光環,卻在我的面前,吐出心中無力的喟嘆,原來,他對於交通規畫的熱情,竟是來自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無奈。

林胤宏的切身經驗,其實也在你我的生活周遭上演著。不僅老弱婦孺,光是每天上、下班和回家的路,就足以是一趟漫長的旅程。

無論你是開車、騎機車、自行車或搭乘公眾運輸,除非有任意門,或完全是點到點的旅次,否則無論你踩著幾個輪子在路上,終究都得重新踏回地面,循著街緣,走到目的地。

人行不到

但,人行道上每走兩步就得繞過一棵樹;轉個彎後,變電箱又大剌剌地堵在面前;無奈地棄守人行道,改走柏油車道;突然,一輛時速六十公里的汽車咻地從身旁飛過,迅速把人趕回人行道。驚魂未定、步伐尚未踏穩,又差點被鬆動的地磚絆倒;踉蹌幾步後幾乎撞上立在人行道中央的路燈;就算當作練身手似地側身越過,但前方一排機車,仍然宣判了,路,已走到盡頭。曾幾何時,我們難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毫無障礙地行走?

查閱內政部營建署所制定的《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發現從人行道的寬度、高度、坡度,到鋪面、植栽、無障礙設施,甚至機車停放格,都一一清楚條列,只不過,實地走起來,才明白該手冊的參考價值遠大於強制力。為何人行道的設計規範與落實之間的距離,竟也如此遙遠?

簡言之,營建署只負責規定人行道的設計範本,例如,扣除公共設施後,它的淨寬應以不少於一點五公尺為原則;若受限於實際空間,最窄不得小於零點九公尺,以便能容納輪椅通過;或者,機車停放以不影響行人安全為原則⋯⋯等等。

但另一方面,人行道的設置屬於地方自治的工作。換句話說,即使照著範本依樣畫葫蘆後,各縣市仍須制訂人行道的相關管理法令,同時,警政單位也得配合執法,才能確保人行道不會悄悄地被整型了。然而,現況卻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法令不足,執法部門也沒有確實發揮公權力。

於是,當不同單位對人行道有需求時,這塊空間就經常長出了不合規範的公車站牌、樹穴和變電箱。至於機車停放的問題,要嘛就是成為無人管制的模糊地帶,要嘛則在路口隨便架設幾支鐵欄杆,既擋住了機車駛入,卻使得輪椅也無法通過。

除了浪得虛名的人行道,很多區域甚至根本沒有人行道。營建署道路工程組組長張之明坦言:「我們常發現,有些地方政府不願得罪人,相對也沒有經費,就把人行道閒置不做了。」

人行道對行人而言應是德政,對車輛可不見得。反對設置人行道的聲音,通常是來自於有停車需要的民眾或商家。在新開發的市鎮開闢人行道倒還容易,但在舊城區內增設人行道,多半得排擠既存的停車空間或壓縮車道,因此彷若燙手山芋,許多縣市長寧可不碰,免得丟了選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捷運滿載下班人潮 ↑ 台北捷運文湖線縱貫復興南北路,雖滿載下班人潮,但底下路面車潮仍然不減。台灣亟需調整各運具的使用率,以創造更適居的空間。待解的交通問題,考驗著全民決心與智慧。
缺乏規畫完善的人行道 ↑台北市的南京東路,因缺乏規畫完善的人行道,輪椅使用者張錦錦被迫行進在車道上,完成每天上下班的路線,安全備受挑戰。
人行道障礙重重 ↑ 人行道障礙重重,設置不當的樹穴阻擋了行走流暢度。
機車氾濫 ↑ 台灣的機車氾濫,壓縮有限的都市空間。無論是人行道甚至消防通道,兩側經常停滿機車,增加通行的困難及危險。但機車的成本低廉、行動敏捷,使用率居高不下,至今仍難以有效管制。
道路如何分配 ↑ 下班時刻在台北關渡大橋上發生的交通事故。有限的道路如何分配給不同的運具,達到行的安全,是台灣的重要課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4則 留言

  1. longyun 說:

    希望台灣的人行道(或騎樓)會越來越順暢,無攤販、機車、樹、椅子等,有待大家的公德心!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騎樓的平面設計有高低不平、有的是階梯、有的是斜坡,不管是哪樣的設計,希望有一個統整性,不然走在路上,隨時要提高警覺。
    謝謝您的報導,希望更多人呼應與響應。

  2. 曼華 說:

    今天下午6/22在東森新聞看到一則討論行人路權的報導,其中有一對抱著孩子年輕的父母,撐著洋傘走在慢車道,記者上前詢問為何不走騎樓呢?孩子爸說我也想啊!但真的寸步難行。畫面轉向住家騎樓,停滿了轎車,真的是大型路霸,也許是媒體報導,結合公權力,有警察按門鈴取締開單…與本期雜誌的[文明密碼]的內容不謀而合,心想也許是芮筠撰述的文章發揮了影響力,希望能喚起有關單位的重視,經典雜誌很棒喔!給你一個讚!

  3. 夏紊 說:

    雖然我還未讀完完整內容,但光瀏覽這篇文章我就有許多感觸……

    曾幾何時,”滿18歲”成了可以開車騎機車的同義詞,每一年總會多出好幾萬台新機車汽車在馬路上奔馳著。年輕人只會想著,這像滿十八歲可以買酒喝一樣,時間到了,既然我有了資格,何樂而不為?
    去年的12月,我也滿了十八歲,到現在半年多的時間,我身邊滿十八的同學朋友們也陸陸續續考完駕照,開始他們的摩托車人生,而我,在看到他們在街上奔馳的同時,愈發強化自己絕對絕對不會輕易去考駕照,我只想著,汽車機車到得了的地方,我騎單車或靠雙腳也一定到的了!但是,預料中的,像上述情況一樣,一個行人想要好好的在人行道上行走竟是一件難事……
    如果說,人還有警覺到地球已經容不下更多車輛更多汙染,並且也已開始作宣導,那為何人總是抑制不了”逞一時之快”,仍執意要這樣擠壓我們的生存空間,汙濁我們呼吸的空氣,消耗我們得之不易的能源呢?
    每當走在人行道上時,總是有一股深深的無奈……

    • 即將滿18歲的小孩 說:

      !!!!…最近快要滿18歲,之前就一直想這個問題 現在才想到上網看看有沒有跟我同類的人….. 我18歲之後想要打一篇文章 買機車跟腳踏車 ,沒超過8公里 或載情人之類的不會輕易碰到摩托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