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時論】海中霸主的末日 鯊魚滅絕危機

東海岸巨鯊的一聲長嘆 鯊魚保育與台灣

撰文/鄭俊平

從那副大口寒牙、怒目懾人的形象,挾著好萊塢電影工業強勢推映到全球各地,悠活在大洋四海之下,三百多種大多數無害的鯊魚,還渾然不知牠們己被汪洋界外的人類誣告了個普世皆曰兇殘暴戾的罪名。

造成這個錯誤印象的主控官大概非電影《大白鯊》原著小說的作者彼得.潘奇里(Peter Benchley)莫屬了。而帶點荒謬但也理所當然的後話是:之後潘奇里成為野生動物援助組織(Wild Aids)常任的「鯊魚保育大使」。的確,還有誰比潘奇里出面更具有反動的說服力呢?

台灣鯊魚保育的先聲

兩年前,潘奇里也曾和野生動物援助組織副總裁彼得.奈特(Peter Knight)來台參訪,為的是台灣和大多數華人社會一樣吃魚翅,為的也是台灣始終占全球鯊魚捕獲量的百分之七左右。這兩位彼得的到訪,大約可說是台灣進入國際鯊魚保育潮流的肇始。

欲進還退的鯨鯊保育地位

目前台灣在鯨鯊保育上的最新政策進程則是:國貿局已不再用籠統的「鯊魚類」來管制鯨鯊肉品的進出口,而另立專屬於鯨鯊的商檢條碼;農委會在去年七月設立了鯨鯊漁獲的通報系統,這個系統並非為限制捕鯊,但希望確切掌握鯨鯊每年被捕的數量和漁獲地點。

綜觀以上幾項事實發展,約略可以了解台灣和國際間在鯊魚保育上的同步困境,一是缺乏有效管理和有系統性的評估計量,其次為如何扭轉魚產工業對鯊魚的利用和取食方式。

長期觀察鯊魚生態的海洋大學教授劉光明便表示,「儘管我們還不能確定牠們(鯨鯊)是不是真的受到人為捕殺影響,還是只是單純地游去別處。」但從近年漁獲跡象研判,再因為鯨鯊數量少、體積大和成長慢等因素,鯨鯊很可能已是被「過漁」的海洋生物。

過去台灣每年約捕獲二百五十隻左右的鯨鯊,這種「大魚」事實上也反映了台灣在國際鯊魚保育界上的歧異點。國際間對台灣在鯊魚保護上的關切議題,仍然停留在「吃魚翅」、「割鰭棄魚」等議題,但實際上亟需保育的鯨鯊,在本地市場上卻是以鯊魚肉為主要產品源。

換句話說,台灣漁民利用鯨鯊,不只是不賣其魚翅(鯨鯊鰭不若其他種鯊魚明顯,而其體積大也難以做割鰭處理),而且是非得要盡可能全魚利用(因為主要賣的是魚肉)。台北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研究也指出:「台灣幾乎沒有鯨鯊魚翅市場。」

台灣地區鯨鯊的危機與轉折

去年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出版的鯊魚保育說帖中,在談到有關台灣一節時還特別指陳:我國在元首嫁女的婚宴上,刻意將一向象徵高貴美味的「魚翅羹」從菜單上剔除,改換其他民間小吃。來自國際保育者的稱讚固為佳話,卻沒有打中台灣鯊魚保育真正的痛點。

不管是鯨鯊或魚翅,在地的問題還是只有我們自己最了解,怎樣讓農漁民調適作業得宜又趕得上保護瀕危動物的腳步,還有賴更完整明快的規畫。回顧鯊魚保育的發展,其實是值得台灣動物保育的產官學界好好參考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