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第222期2017.01 《經典雜誌》第222期精彩內容 當伊斯蘭文明傳播到阿拉伯半島與伊朗以外的地區之後,許多在地文化元素被融入,先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清真寺建築特色,更加豐富了伊斯蘭文明。 0
撰文/顏廷伃 / 攝影/顏松柏 / 第222期2017.01 【考古台灣】萬山岩雕群遺址 千古流轉的神祕圖騰 萬山岩雕群被列為第七處國定遺址,為台灣首次發現的岩雕藝術。分布於隱密深山中,雕刻於巨石之上,圖案豐富而充滿生命力。 2
撰文/林若雩 / 攝影/劉子正 / 第222期2017.01 【天朝再起?】印度尼西亞的合縱連橫 新南向政策下東協新布局 印尼民眾在孔廟前合影,華人文化在當地影響深遠。過去印尼曾有排華運動,平民百姓飽受其苦,中國在去年取得高鐵興建權,雙方關係逐漸升溫。 0
撰文/蔡源林 / 第222期2017.01 【環球采風】阿拉天空下 伊斯蘭建築藝術 朝聖者聚集在麥加的大清真寺,展開年度的朝覲大事。克爾白別名卡巴天房,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地球上任何角落的穆斯林都必須向它朝拜。 0
圖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 撰文/黃同弘 / 第222期2017.01 【穿越時空瞰台灣】空白地帶 南台灣山區機密偵察 一九四五年六月,為何美軍要對南台灣山區,進行連續性地航測製圖攝影?這交織著彼時天光與死亡風險的底片,七十多年後又訴說著哪些故事? 0
撰文/葉奕緯 / 攝影/安培淂 / 第222期2017.01 【匠心獨具】重現歷史風華 古蹟修復師 林大緯身後斑駁的磚牆,訴說著剝皮寮住民的時代故事,也是他施工近五年的市定古蹟。他傳承修舊如舊的工法,保存老建築的歷史記憶。 0
圖片/果力文化 / 撰文/李慧宜 / 第222期2017.01 / 繪圖/田文社 【經典書摘】農村,你好嗎? 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在農村的兒時經驗,是李慧宜在城市工作的心靈園地。一次高雄美濃的採訪經驗,讓她重拾對原鄉的關懷,更將自己嫁入農村,為這片土地發聲 0
撰文/賴其萬 / 第222期2017.01 【杏林筆記】杏林筆記2新書發表會 靜坐書房沉思,突然想到如果一九九八年沒有決定回台,而繼續留在美國,今天我就沒有機會享受這種「成就感」。不覺想起《阿甘正傳》裡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拿到的會是哪一種。」 今天這個發表會,才使我發現我的盒子裡有非常好吃的巧克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