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第214期2016.05 《經典雜誌》第214期精彩內容 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中,萬朵LED玫瑰組成的花海特展,頗受觀光客喜愛,傍晚點亮後人潮如織。作為旅遊勝地,首爾必須在觀光需求和節約能源之間找到平衡,近年該市投注大量資源,捲動社會各領域參與的「減少一座核電廠」節能行動,堪稱城市治理的創新典範。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4期2016.05 【宜居家園】打造有感的美感教育 時間釀造 美術班小朋友開心塗鴨。滿滿笑容,來自擺脫知識性的單一灌輸,而改以多元開放的刺激探索,台灣下階段的提升,全賴美感教育的落實。 0
撰文/王舜薇 / 攝影/安培淂 / 第214期2016.05 【藍圖願景】市民就是能源 首爾能源轉型 首爾市新地標東大門設計廣場上,LED玫瑰園內薄光點點,為因應氣候變遷、提升能源安全和自給率,首爾市政府推動節能計畫,點燃市民參與熱情。 0
圖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撰文/陳歆怡 / 第214期2016.05 【考古台灣】淇武蘭遺址 蘭陽平原的國家寶藏 透過淇武蘭遺址考古,不僅能勾勒噶瑪蘭族早期的社會文化樣態,也能探討台灣平埔族從太平歲月到外來勢力介入的變遷過程。 0
撰文/吳郁娟 / 第214期2016.05 【特別報導】全球減碳里程碑 氣候峰會的共識與共行 衛星資料的地球夜空圖顯示照明分布情況。中、美等碳排國於四月正式簽署去年底通過的巴黎協議,兌現遏制暖化的承諾,全球進入減碳新紀元。
撰文/蔡佳珊 / 攝影/劉子正 / 第214期2016.05 【真食餐桌】野菜復興 原民飲食哲學的啟示 曾經被貶抑的野菜,如今不卑不亢重回餐桌之上,對比出主流農業與現代經濟的種種缺失,虔敬向自然取食,方能吃出永續之道。 2
圖片/慈濟基金會 / 文字/慈濟基金會 / 第214期2016.05 【經典書摘】愛善為寶 慈濟五十週年專書 距證嚴法師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立下「為佛教,為眾生」弘願,至今已半世紀,如今慈濟行過九十個國家,足跡跨越五大洲。慈濟五十年,《經典》與您一同回顧,這從台灣活水擴散至全球的愛善漣漪。 0
撰文/陳歆怡 / 攝影/楊子磊 / 第214期2016.05 【人文風景】艋舺囡仔的逆襲 辜凱鈴 在萬華貴陽街上賣涼粉的辜凱鈴認為,社造不是菁英份子的專利,而是不分年紀、學歷,人人都可以從生活出發,為自己所在的地方盡一份心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