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 / 攝影/王志宏 / 第199期2015.02 【特別報導】雲山蒼蒼 二十年醫援青藏高原記 宛如大海廣漠之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偏僻人稀,恰正是多年以來我們醫療援助的區域之一,浮游的白雲如大山,藉急雨繫著一道彩虹。 1
撰文/曾多聞 / 攝影/劉子正 / 第199期2015.02 【想望家園】愛鄉企業的家園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 哥倫布市中心一個老舊的購物中心,在拆除改建為都市公園用地後,被知名生活科技網站Gizmodo票選為「美國最酷的五大新公共空間」。 0
撰文/林佳禾 / 攝影/黃世澤 / 第199期2015.02 【空間記憶】從黑水溝到綠河廊 新莊中港大排的蛻變與前瞻 新莊中港大排是塭子川水系之一,河廊改造計畫於二○一一年底完工,臭水溝搖身一變成為休閒散步的去處, 兼顧防洪、淨水功能與景觀空間。 0
撰文/居芮筠 / 攝影/安培淂 / 第199期2015.02 【人文風景】守護森林的布農勇士 阿力曼 阿力曼為遊客解說榕樹林相與部落遷徙歷史之間的關係。他貸款籌錢,從財團手中留住森林,規畫成森林博物館,為保存自然文化展現決心。 0
撰文/Nick Ashdown / 攝影/Francesco Alesi/Parallelozero / 第199期2015.02 【探索世界】跑者天堂 衣索比亞小鎮貝庫吉 貝庫吉孕育多位跑步健將,囊括多項國際獎項,當地居民引以為傲,且幾乎人人皆熱衷跑步,因為這項運動能助他們脫離貧困,扭轉人生。 0
撰文/阮義忠 / 攝影/阮義忠 / 第199期2015.02 【經典書摘】正方形的鄉愁 70~90年代的真實台灣 6×6公分膠卷拍出來的黑白正方形影像,框住阮義忠對於人和土地的記憶與台灣城市變化;透過影像與故鄉聯繫,凝聚成《正方形的鄉愁》。 0
目錄 / 第199期2015.02 《經典雜誌》第199期精彩內容 藏區牧民的生活簡單而艱苦,被作者形容為「大自然恩寵所遺忘的一群人」。春、夏、秋游牧季節時,全家暫居耐磨、易拆搬的犛牛毛編成之「黑帳棚」;而同時狹小的帳棚也權充剛出生的小牛羊的保溫房!作者早於一九九○年即深入藏區,也了解牧民實際上的「缺醫少藥」困境,於是與台灣友人投入培訓「馬背上的醫生」醫療援助計畫,迄今已持續了二十年。 0
撰文/王志宏 / 第199期2015.02 【編者的話】199 喜歡我那位老友羅卻佩仁波切說:「你在做一件一輩子想起來會笑的事!」儘管當時年少狂狷,不曾細心領會,而今年過半百倒是寥有心得:儘管地理上的距離,高度上落差,文化上的迥異,國情的不同,但這一切並未能阻止一群台灣的朋友,一起努力結合海峽對岸的朋友,針對弱勢的偏遠藏族牧區施予無條件的援助!也是印證了「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的這個道理。參與其間,每當思索起,就有泛起一股雪地沐暖陽的感覺,就如同我的上師──證嚴上人勉勵弟子所說的「甘願做,歡喜受」的貼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