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居芮筠 / 攝影/安培淂 / 第198期2015.01 【想望家園】巴黎塞納河 以人為本的河岸改造計畫 二○○二年,巴黎市在塞納河右岸設置沙灘,創造宜人的休閒空間。一九六○年代,河兩岸曾是快速車道,今調整政策,邁向更友善的河岸規畫。 0
撰文/林佳禾 / 攝影/安培淂 / 第198期2015.01 【想望家園】格拉斯哥克萊德河 工業消逝後的轉型再生 乍似靜謐的克萊德河,曾助格拉斯哥站上現代工業的顛峰,卻也付出沉重代價。而今城市奮力要走出新方向,河岸終得以重塑後工業的新面貌。 0
撰文/朱致賢 / 攝影/黃世澤 / 第198期2015.01 【空間記憶】凍結?活化? 萬華歷史空間的保存難題 華燈初上,台北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美麗的身姿引人入勝,這條陰錯陽差被保留下來的台北唯一清代古街,在凍結保存與活化運用之間,仍待拿捏。 0
圖片/達志影像 / 撰文/黃書緯 / 第198期2015.01 【中國線上】南水北調 犧牲地方、成就北京的水源管理 北京長年缺水,欲以南水北調解決此問題。但調水工程淹沒供水區自然環境、百姓迫遷,更強化中央耗用地方資源以成就自己的不對等關係。 0
撰文/洪婉恬 / 攝影/陳弘岱 / 第198期2015.01 【人文風景】偏鄉的希望 顧瑜君 六年前,五味屋設立,在顧瑜君的帶領之下,吸引許多志工和遊客,不只帶動鄉村發展,也譜出偏鄉孩子們不一樣的生命樂章。 0
圖片/果力文化 / 撰文/余宛如 / 第198期2015.01 【經典書摘】明日的餐桌 讓我們一起用吃改變世界 富裕國家工業化糧食生產體系,丟棄大批不符規格食材,貧窮國家卻受飢餓之苦。以行動省思糧食倫理與正義,才能有所解決。 0
目錄 / 第198期2015.01 《經典雜誌》第198期精彩內容 巴黎塞納河沿岸的駁船,曾經見證水運的蓬勃發展,如今水路退位,多數駁船失去運輸功能,轉為一般居所。從最後舵手的線索往回追溯,塞納河經歷了生活場域、防禦天險、經濟動脈到休閒空間的一連串形變,人與河的關係也一度遭汽車快速道路腰斬,但從二○○一年開始推動的空間改造政策,讓人一步步地重新檢視河川對城市的意義。 0
撰文/王志宏 / 第198期2015.01 【編者的話】198 水是生命的泉源,從飲用、灌溉、運輸到休閒,人們因而群聚,城市因而成型。但也會因為人類的濫用,河水會枯竭,河流會淤積改道,甚至成為城市的排汙納垢之處。從歷史遞嬗中,我們很容易發現,文明的成就之一,就在於城市如何與河流共存共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