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作見證 為人類寫歷史
撰文/陳宜彣 / 第154期2011.05
一九九○年,澎湖發生海豚屠殺事件,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政府於同年將之列為保育動物,開啟台灣鯨豚研究與保育之始。
分享:
《經典》於一九九八年八月創刊,創刊時,證嚴法師期許《經典》能「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十週年,《經典》揭橥「發現、探索、人文、關懷」為四大報導主旨。至今屆滿二十五年,三百期的雜誌,累積逾二千五百萬文字、近四萬張攝影作品及無數的插畫、圖表和背後無數人的心血。在不同於坊間媒體講求短、快、輕、薄的內容報導,《經典》反而一貫堅持耗時、深入、長篇與分量。不譁眾取寵,只堅信社會裡始終存在愛知樂智的力量;《經典》二十五週年的歲月,證明一路走來的始終堅持是對的。
作者不僅是位攝影師、文字工作者,更是敏銳的觀察家。他透過書中文字和攝影作品,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段難忘的旅程。經由生態觀察、醫療志願服務和人文探索等諸多面向,向讀者展示了南極、緬甸、青康藏高原、長江、黃河及湄公河等地自然美景的獨特風貌和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這本融合生態、人文、地誌和攝影藝術的圖文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驚喜和啟發的旅程,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美麗而多樣的世界。
本書為作者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的讀書心得。全書共四大輯,二十四篇文章。從「程式物理」與「塵世悟理」,聯結宇宙科學與佛法,也論述慈濟法脈與宗門;跨越諸多學門的討論,引領讀者體悟宇宙、地球、數學、物理、化學、生命、人文、環境、宗教的大哉問。透由本書可理解:何以證嚴法師推崇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何以法師要帶領慈濟人成為「地球的大行者」。覺行圓滿,悲智雙運的慈濟人——尊重生命、莊嚴生活及超越生死——可謂三「生」有幸。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自然寫真】鳳頭蒼鷹 水泥叢林的新住民
【一方印記】知韓的人權傳教士 慕義如飢渴
【減法時代】永續住宅的創新實驗室 瑞典皇家海港城
【考古台灣】玉的物語 尋它千百年緣起支亞干
【細說宗教】那伽王護佛 湄公河佛寺的無聲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