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鄒欣寧 / 攝影/黃世澤 / 第286期2022.05 【台灣花樣】花非花.意生藝 原生植物花與藝 近年花藝盛行,許多過去未曾廣泛使用的原生植物也逐漸現身。花藝文化或許非台灣固有,但誰說我們不能重新探索原生花與藝相遇的新可能? 0
撰文/林靖豪 / 攝影/黃世澤 / 第284期2022.03 【通往何方】看得見與 看不見的軌道 從彰化雙城看鐵路立體化 一列火車穿過車水馬龍的員林街頭上方,橫越市區百年的鐵路,如今被隱藏在高架橋的牆後。與軌道一同在城市中消失的記憶,還能被找回嗎?
撰文/鄒欣寧 / 攝影/黃世澤 / 第282期2022.01 【台灣花樣】我們與芒的距離 不再迷茫 金秋時節後,海濱、河口、平地、丘陵,處處是芒花的領地。向來被視為雜草的它們,其實擁有相異的特徵,並和台灣人有過親密多樣的關係。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279期2021.10 【藏美日常】將就文化下的反美學 台灣學生制服 制服及運動服是學生生涯記憶的一部分。剪裁合身、款式大方、色彩搭配和諧的制服所傳遞的美感,遠勝於偶爾探訪美術館、博物館的蜻蜓點水。 0
撰文/林靖豪 / 攝影/黃世澤 / 第279期2021.10 【通往何方】舊驛新城 銘刻在鐵道上的高雄城市史 舊高雄車站遷回都市中軸線的工程,為工期超過二十年的新站落成揭開序幕,見證都市變遷的老建築,將繼續傳承跨世代的記憶。 0
撰文/鄒欣寧 / 攝影/黃世澤 / 第278期2021.09 【台灣花樣】花開在疫情蔓延時 那些無法眼見的水生花們 盛夏疫情正熾之際,靜水卻有另一片天地。台灣萍蓬草在河沼池塘中,靜靜展露雅致花顏。然而水生植物與人類的連結毋須疫情阻隔,早已稀少。 0
撰文/吳佳珍 / 攝影/張皓然 / 攝影/黃世澤 / 最新訊息 經典雜誌〈種珊瑚的人〉入圍2021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珊瑚礁,對於生態及人類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全球的珊瑚礁生態系正面臨過度漁業捕撈、棲地破壞、海洋汙染以及氣候變遷等眾多威脅。如今,有一群人正嘗試以各種方法介入珊瑚礁的復原。即使無法回到原始狀態、無法全面重建,透過培育足夠的群體、增加基因多樣性,仍能誘導環境走向自然恢復,為未來的海洋生態點燃一線生機。 0
撰文/鄒欣寧 / 攝影/黃世澤 / 第274期2021.05 【台灣花樣】油桐花 美麗帶來的生態影響 來台百年的外來種油桐樹,因被相中經濟效益而飄洋過海,卻歷經起伏命運。轉眼桐花季已開辦二十年,滿山遍野的桐花,是否仍被視作嬌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