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270期2021.01 【建築台灣】幸福是首未央歌 台灣理想居住環境的追尋 高雄果貿社區,鏡頭下蜂窩般的建築。由海軍眷村改建而成的它,今昔不同的是外觀,相同的則是對於理想家園的追求與打造。 0
撰文/陳世慧 / 第270期2021.01 【編者的話】270 充滿傷痛、艱難的二○二○年,就要在這樣的氣氛下落幕了。不少讀者,想必已經開始在計畫整理自己的住家,甚或考慮買房了。如何才能住得幸福?城市的規畫、社區的經營,誠然是關鍵,但只要能把周遭環境打掃乾淨,東西擺放整齊,幸福,至少就能瀰漫於方寸之間。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268期2020.11 【水啊】品水與瓶水 飲水文明的指標 夏豪均是台灣首位品水師。品水的誕生,與瓶裝水市場的發展相關,但前者若是飲水文明的里程碑,耗用寶特瓶的後者即文明的倒退。 0
撰文/陳世慧 / 第268期2020.11 【編者的話】268 運動的好處淺顯易懂,通體舒暢只是最即時的回饋,若以長遠來說,規律的運動更能增強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對身心的放鬆也有助益。但明明好處這麼多,為什麼還有人不運動?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檢討個人的意志力上時,就很容易忽略了環境的因素。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黃世澤 / 第266期2020.09 【水啊】馳騁藍色國土 海域開放正是時候 日出時分,帆船載著潛水客準備在「牛奶海」下潛。台灣以海洋國家自居,不該自絕於海,而需開放水域,喚醒國人沉睡的海洋DNA。 0
撰文/陳世慧 / 第267期2020.10 【編者的話】267 語言與文字,既是文化的本身,也是維繫文化的工具,但比想像中更脆弱,文化的形成很難,破壞卻很容易,一旦被加諸以外來的限制與壓迫,累積數個世紀才得以成形的文化,極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於無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