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謝旺霖 / 攝影/劉子正 / 第295期2023.02 【一方印記】總是那山海的回聲 洄游花蓮 作家謝旺霖在三峽的書房中,拿著以詩人楊牧照片做的雜誌封面。花蓮讓二人生命之河交集似親人,也領著不同世代的創作文思,細水長流。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劉子正 / 第295期2023.02 【考古台灣】重新定義鵝鑾鼻 南岬探源四千年 鵝鑾鼻砂島到龍坑屬珊瑚礁林海岸,四千多年前一群人在此定居,享有各類豐富資源物盡其用,他們住辦分離,有穩定的儀式習俗及貝器加工技術。 0
撰文/江鵝 / 攝影/劉子正 / 第294期2023.01 【一方印記】噍吧哖的糖滋味 俗女走讀家鄉日常 《俗女養成記》作者江鵝,老家振春堂中藥行就在台南玉井街上;久居台北回望故里,兜兜轉轉大半人生,終識體內淌著「偏鄉」血。 0
撰文/王海咪 / 攝影/劉子正 / 第293期2022.12 【零碳世代】二氧化碳的歸途 抓回廢碳的回收新可能 碳匯被視作二氧化碳的倉庫,增加碳匯儼然是達成二○五○淨零目標的必要手段,微藻養殖、種樹植林、人工固碳,都是增加碳匯的途徑。 0
撰文/王海咪 / 攝影/劉子正 / 第292期2022.11 【零碳世代】風中綠金 從陸地走向海洋 斗大白色風機站在濱海,三百餘支陸域風機和近兩百支的離岸風機為台灣帶來發電新選擇,離岸風機在年底前達成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座核電廠。 0
撰文/廖志峰 / 攝影/劉子正 / 第292期2022.11 【一方印記】從前有個宮前町 我的雙連回憶 百年古圳宮前町砌石大溝,二○一九年意外重見天光,作家廖志峰的兒時回憶也湧現,走在雙連巷弄裡想著曾經的路徑,尋找過去的生活殘片。 0
撰文/吳佳珍 / 攝影/劉子正 / 第291期2022.10 【藏美日常】台灣特「色」 繽紛與簡約的光譜之間 岡山老街一家雜貨店前,盡是飽和色。這類生活中常見的搶眼配色,源自傳統文化,也受到市場機制影響,隨著社會氛圍在繽紛與簡約間流動。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90期2022.09 【草葉集】時代綠金 古往今來見真「樟」 伐木取材、砍樟煉腦,樟樹曾經是台灣最重視的森林寶藏。這張老照片記錄了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看得出當時樟腦的價值不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