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64期2012.03 【環保人 回收物】鐵鋁罐回收 回收不夠,還要減量! 包裝漂亮的鐵、鋁罐飲料,解身體的渴,也帶給消費者心理上的滿足,但若知它們的原料來自礦產,挖了就沒有,還會製造大量碳足跡,除了回收外,降低使用量,才是斧底抽薪之舉。 1
撰文/林韋萱 / 攝影/安培淂 / 第163期2012.02 【實驗傳奇】救命任務 抗蛇毒血清的旅程 利用蛇鉤捕捉毒蛇及採集蛇毒,是製造抗蛇毒血清的第一步。救命血清,緩和了人蛇之間的敵對關係,讓毒蛇由威脅變成資源。 1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62期2012.01 【環保人 回收物】廢潤滑油與廢食用油回收 別看廢潤滑油烏漆麻黑的,經過蒸餾、重新提煉後,除了可再生為鍋爐燃料油等產品外,更可製作成固態燃料RDF-5。同樣地,廢食用油可變身肥皂,可轉作飼料或生質油,在全球石油短缺的今天,它們猶如閃閃發光的新油田!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62期2012.01 【環保人 回收物】環保愛相隨 陳松田與蕭秀珠 志工陳松田與蕭秀珠夫婦曾為了生計在市場販賣塑膠袋,現在,他們拒絕金錢誘惑,每日忙於回收、分類、分享環保心得,全心守護地球。 0
撰文/林韋萱 / 攝影/安培淂 / 第161期2011.12 【環境新五行】都市血脈的不平之鳴 共同管道 十年的捷運與共同管道共構工程,將繁榮未來百年的台灣。共同管道,不僅是各類維生管線的庇護所,更是一個政府是否有效率、有遠見的指標。 1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60期2011.11 【環保人 回收物】環保青春 走自己的路! 青春一瞬,怎麼過才不後悔?對各大專院校慈青社的成員來說,利用課餘時間做環保,實踐對土地的熱愛,就是一件,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事。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160期2011.11 【環保人 回收物】新電子廢棄物回收觀 當代社會電子產品花樣繁多,一般人只享受它們帶來的便利,卻不曾好奇一旦壽命終了,它們將何去何從,全新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觀,要從製造到消費,一路綠到底! 0
撰文/林韋萱 / 攝影/安培淂 / 第159期2011.10 【環境新五行】透明恐懼 台灣工業汙染變貌 關廠二十年,十年來進行整治的台鹼安順廠,戴奧辛仍遺毒人間。傳統工業汙染未平,高科技汙染又起,台灣工業不斷上演著這不幸的輪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