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63期2020.06 【人樹之間】伐木人 把森林當田耕 人工林裡,阿樹伯帶著徒弟一起舉斧伐倒柳杉。「林業,不過是時間較長的農業」,耐心等待、完善規畫、專業伐採,一畝林田也將生生不息。 0
撰文/潘美玲 / 第262期2020.05 【深入現場】 二○二○年寂靜的春天 改變世界的新冠疫情 戴著防毒面罩的芭蕾舞者在空蕩冷清的紐約街頭獨舞。新冠病毒除了奪命危機,也重創世界經濟。瘟疫過後,人類是否能記取病毒告訴我們的事?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62期2020.05 【人樹之間】 借來的大自然 都市綠美化的生態省思 人類開發荒原、起建城市,享受過現代繁華之後,又在城市裡思念自然,利用綠化重回自然,需要的是耐心等待,與萬物共好的謙卑思維。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61期2020.04 【人樹之間】宜樹宜家 人與自然的都市探戈 台南謝宅一樓,從窗櫺中望見的楓香樹幹,一棵住在房子裡的大樹,吸引了不少訪客前來探奇,曾經我們遠離自然,今日我們攬樹入室,點綠成金。 2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59期2020.02 【人樹之間】愛木者言 重回美好的木藝時代 台南謝宅主人謝小五坐在檜木製作的老沙發。過去木料是隨手可得又環保的材質,溫潤的木器療癒人心,也引人懷想起昔日的簡樸生活、歲月靜好。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59期2020.02 【人樹之間】非木不可?! 從森林富戶到無木之島 新竹五峰鄉人造林場,皆伐一景。一般人提到伐木,大多抱持負面印象,濫伐的歷史記憶,讓國人深知護林的重要性,然而卻也讓我們忽略了,木材是地球上最環保的材質,以及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僅1%,已經到了需要大力關注的國安層級。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56期2019.11 【人文風景】陳美惠 深耕里山夢田 陳美惠在南投親愛部落分享段木香菇種植經驗。為了生態保育及居民生計,開啟了林下經濟的實務操作。這個親力親為的大學教授矢志深耕地方。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55期2019.10 【人樹之間】相伴 相絆 護樹與開路的人間習題 143縣道全台僅有的木麻黃綠色隧道,守護彰化芳苑大城一帶不受沿海風沙吹襲。曾經我們享受綠蔭相伴,但曾幾何時,路樹又成為人類的絆腳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