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矣島上的大韓生命63大廈高聳在碧藍的天際,一旁漢江公園裏,頑皮小童正試著突破繩圍攀向頂端。從經濟破產到文化輸出,韓國的崛起有近乎戲劇性的變化,在奧運、世足之後,漢城更彷如鍍了一層金,不可同日而語。
萬丈高樓平地起,位於美芝路上的鷹架工人忙著架設鐵條,對面的高樓為新加坡精華地帶的中央商業區。新加坡的經濟高樓,始自資源的零點,到達頂峰之後,焦慮也隨之而至。
在短短的一百二十年,吉隆坡從一個西部的錫礦小城,成為東南亞發展最快的摩登城市。吉隆坡位處的馬來半島西南,也是馬來西亞今日的心臟地帶,新興的油棕產業,成為馬國主要經濟動力。多元文化的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讓人聽到了馬來西亞邁向二○二○宏願大國的跨步聲息。
在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的「二○二○宏願計畫」中,吉隆坡的發展相當具有代表性意義。行駛於吉隆坡市內的輕快鐵,看似便捷摩登,背後的問題卻不如眼前風光。馬國的宏願計畫顯然還有進步的空間。
紅溪河,雅加達市民生活的舞台,垃圾山上天真地放著風箏的小孩,與身處的惡劣環境成一強烈對比,近三百年前悲情的紅溪河過往歷史,使得二十一世紀初的華人,救援行動別具意義,印、華種族融合的希望,在這條垃圾河上隱隱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