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第240期2018.07 《經典雜誌》第240期精彩內容 倫敦的泰德現代藝術館裡,一名遊客在光影間輕盈跳躍。英國首都倫敦為國際大都會,商業、金融、教育、服務等產業發達,吸引各國人才來此求學和謀職。倫敦也是全球文化重鎮,上至政府、下至人民,皆重視藝文活動,作家、藝術家、建築師等,大多能在此找到發揮的機會。漫步倫敦,發現「美」原來一直都在身邊! 0
撰文/楊智強 / 攝影/Junhee Jang / 第240期2018.07 【深入現場】羅興亞無止境的漂流 掮客、偷渡者、人口販子 難民船平安抵達孟加拉夏普立島,羅興亞婦女欣慰地撫摸著沙灘。遷徙過程中的傷害更悲慘於家鄉的種族清洗,但他們仍不斷踏上前途未卜的旅程。 0
撰文/白舜羽 / 撰文/魏君穎 / 攝影/金峰 Justin Jin / 第240期2018.07 【特別報導】藝文倫敦 生活即藝術 泰德現代藝術館。英國首都倫敦不僅工商、金融業發達,藝術也在此發光發熱,舉凡文學、繪畫、戲劇、建築等,皆有發揮空間。 0
撰文/楊森豪 / 攝影/顏松柏 / 第240期2018.07 【閱讀地圖】田庄望水 埤塘、水圳、河流與傳統農村 水,是農村中最重要的資源。這張一八八九年的古地圖,標示了湖口和興庄的先人們如何克服台地上的微地形,透過埤塘灌溉當地。 0
撰文/陳怡臻 / 攝影/劉子正 / 第240期2018.07 【建築台灣】生活的場所 戰後經典現代住宅 六〇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帶動集合住宅蓬勃發展,其中「公寓」是最常見的新生活場景,而其建構的都市景觀,更是台灣邁入現代最鮮明的表徵。 0
撰文/廖靜蕙 / 攝影/安培淂 / 第240期2018.07 【植物保育】台灣植物備忘錄 蓪草 構樹 樟樹 植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觀賞更具實用價值,蓪草、構樹與樟腦,讓台灣成功躍上國際舞台,更豐富了台灣的人文歷史。 0
主述/林元清 / 圖片/林元清 / 撰文/曾多聞 / 第240期2018.07 【經典書摘】白雲度山 醫者林元清 廈門出生,在南投度過短暫童年,於台北完成學業,赴美留學後在美執業,從醫界跨足政界,即使事業有成,他仍抱著大愛無國界的心赴災區行醫。 0
撰文/Alexie Valois / 攝影/Alexis Rosenfeld / 第240期2018.07 【探索世界】當海水暖化 珊瑚礁生態危機 繽紛魚群以珊瑚為家,但海水汙染與過度捕撈導致珊瑚瀕危,對此,國際珊瑚礁倡議協會聯合多國,共同宣布二○一八年為國際珊瑚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