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昊 / 第238期2018.05 【天朝再起?】 中國孔子學院 高舉文化帝國主義大旗 俄羅斯學生參與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漢字聽寫比賽。近年中國於全球廣設孔子學院,部分歐美學者擔憂,認為其以文化交流之名,行政治宣傳之實。 1
圖片/王瑞閔 / 撰文/王瑞閔 / 第238期2018.05 【經典書摘】 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看不見的雨林 台灣的熱帶雨林植物長期被世人所遺忘,作者王瑞閔花費多年時間踏查台灣各地,期望讓讀者重新看見福爾摩沙的雨林植物之美。 0
撰文/釋證嚴 / 第239期2018.06 【經典人生】相容以善,共行以愛 慈濟長期援助難民,不只是供應生活所需,更要安住他們的心,因為一切苦難都是從心開始。尤其要教育每個孩子,讓他們心中充滿善、愛與感恩;朝向良善,保持純真,才不會有仇恨對立。 0
撰文/王志宏 / 第239期2018.06 【編者的話】239 離大台北都會區不到一小時車程的東北角,傳承著無敵的海景,但原本的豐碩之海曾幾何時已轉為貧瘠,而隨著陸上人們無止境的經濟需求,從核四到議論中的未來深澳電廠,我們的海洋水域總得有人嘗試著發聲,更應描繪出有著豐富生態的水中世界,未來成為台灣為傲的水中花園的可能。 0
撰文/王思熙 / 第239期2018.06 【經典札記】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台灣平均壽命已逾八十歲了,對於「老人」的定義,也應開始省思了,法律是人定的,思想設的,若不改弦更張,恐將步入日本後塵,陷入超高齡社會的泥淖。 0
目錄 / 第237期2018.04 《經典雜誌》第237期精彩內容 羅興亞難民孩童正等待糧食配給。近年來緬甸若開人和羅興亞人衝突加劇,二○一六年緬甸軍警展開大規模迫害,大量羅興亞人逃至鄰國尋求庇護。難民危機已引起國際關注,背後的因素亦需要被探討:二戰時日軍入侵英屬緬甸,羅興亞人和若開人對支持英國或日本的立場不同,種下了今日衝突的遠因。如何化解新仇舊恨,考驗雙方的智慧。 0
撰文/楊智強 / 攝影/Junhee Jang / 第237期2018.04 【深入現場】被連根拔除的民族 一個羅興亞家族的真實故事 二○一七年,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遭軍警迫害,情況近乎種族清洗,大量民眾湧入鄰國孟加拉的難民營,等待來自各國的人道救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