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鄒欣寧 / 攝影/劉子正 / 第296期2023.03 【台灣花樣】仙草開花 桃竹苗仙草花節 仙草,人們首先想起的是美味,誰能料到它能造就粉紫浪漫地景?從品種改良的倡議、投入與大膽嘗試,種出蔓延北台灣的原生仙草紫花奇蹟。 0
撰文/白宜君 / 第296期2023.03 【自然寫真】鷹,回來了? 30年黑鳶追蹤紀實 黑鳶是大自然中的頂級掠食者,但在台灣的族群卻曾一度瀕臨滅絕。老人家常說黑鳶滿天是過去台灣常見的景致,我們這一代有機會看到嗎?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劉子正 / 第296期2023.03 【草葉集】黃藤 跨越時空生命之橋 靠山吃山,活躍山林的泰雅族人從小被教育要會編藤,野生黃藤取之不盡,九十五歲老頭目堅持編藤八十年,在他口傳下百年未遇藤橋再現。 0
撰文/李偉文 / 攝影/劉子正 / 第296期2023.03 【一方印記】馬祖南竿 難忘那段看海看山看雲的日子 馬祖有了新樣貌。南竿的刺鳥書店裡,原本架設機槍的開口,成了一片蔚藍窗景。曾在馬祖當兵的李偉文再次回到此地,遙望過去。 0
目錄 / 第295期2023.02 《經典雜誌》第295期精彩內容 四千多年前一群史前人登上南岬,黑潮、礁林帶來無虞衣食,他們除了食用也使用貝類,在這裡成就東亞島鏈最大規模與最古老的貝加工場,除了做貝錛等工具外,也製作精美的手環貝鉤項鍊飾品。從鵝鑾鼻遺址出土的數量推測當時已有貿易,並將產地、消費地分開。從古物中拼圖,史前人的生活面貌愈見清晰。 0
撰文/謝旺霖 / 攝影/劉子正 / 第295期2023.02 【一方印記】總是那山海的回聲 洄游花蓮 作家謝旺霖在三峽的書房中,拿著以詩人楊牧照片做的雜誌封面。花蓮讓二人生命之河交集似親人,也領著不同世代的創作文思,細水長流。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劉子正 / 第295期2023.02 【考古台灣】重新定義鵝鑾鼻 南岬探源四千年 鵝鑾鼻砂島到龍坑屬珊瑚礁林海岸,四千多年前一群人在此定居,享有各類豐富資源物盡其用,他們住辦分離,有穩定的儀式習俗及貝器加工技術。 0
撰文/吳佳珍 / 攝影/安培淂 / 第295期2023.02 【安老想望】在宅醫療 陪你在家生活到最後 對於「行動不便、就醫困難」的長輩,除了勞師動眾往返醫院、適應病房,其實還可選擇「在宅醫療」,陪伴長輩在熟悉且安心的環境中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