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 / 攝影/劉子正 / 第290期2022.09 【草葉集】時代綠金 古往今來見真「樟」 伐木取材、砍樟煉腦,樟樹曾經是台灣最重視的森林寶藏。這張老照片記錄了熬腦成金的黃金時代,看得出當時樟腦的價值不斐。 0
撰文/游婉琪 / 攝影/安培淂 / 第290期2022.09 【通往何方】本島中的離島 恆春聯外交通困境 台灣最南端的枋山車站是離恆春最近的車站。恆春半島無高速公路、台鐵、高鐵,被稱為「本島中的離島」,恆春觀光鐵路的興建仍無下文。 0
撰文/鄒欣寧 / 攝影/黃世澤 / 第290期2022.09 【台灣花樣】微觀花攝影 穿透植物的表象 一場關於「為什麼人們喜愛拍攝植物」的解謎之旅,從用鏡頭捕捉造型, 進而想了解更多。這股求知慾,究竟會把人與植物的關係推向何處? 0
撰文/呂凱文 / 第290期2022.09 【細說宗教】南傳佛教 對原始佛教的繼承 與現代風貌 經過兩千多年發展,南傳佛教在民間信仰流行層面上,不僅吸收更多後來的印度文化內容,也經歷各自民族本土化的過程,現今呈現多樣化發展。 0
撰文/古碧玲 / 攝影/劉振祥 / 第290期2022.09 【一方印記】台東 遙遠的第二故鄉 在台東,仰望白雲漫拓飄移在正藍海水般的晴空之間,極目有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護持的稻田,色澤的純然朗淨全台只此一處,具備了慰癒奇效。 0
撰文/黃世澤 / 第291期2022.10 【編者的話】291 無論肉真亦假,我們飲食都可有所選擇,不殺生,不只是一股趕流行的蔬食風潮,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省思,證嚴上人曾言,「只要我們發心,把真如本性提起,就能透徹。真如本性,原來就是一個『善』字。」為善不難,從每日入口的飲食即可做起。 0